7 桥涵
一般规定
桥涵的洪水频率标准,应符合现行《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
()中I级铁路干线的规定。
桥涵结构应构造简洁、美观、力求标准化、便于施工和养护维
修,结构应具有足够的竖向刚度、横向刚度和抗扭刚度,并应具有足够的
耐久性和良好的动力特性,满足轨道稳定性、平顺性的要求,满足高速列
车安全运行和旅客乘座舒适度的要求。
桥涵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寿命应满足 100年。
桥涵结构所用工程材料应符合现行国家及行业标准的规定。
桥梁上部结构型式的选择,应根据桥梁的使用功能、河流水文
条件、工程地质情况、轨道类型以及施工设备等因素综合考虑。
桥梁上部结构宜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也可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钢结构和钢 -混凝土结合结构。
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结构,宜选用箱形截面梁 ,也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
整体性好、结构刚度大的其他截面型式。
桥梁结构应设计为正交。当斜交不可避免时,桥梁轴线与支承
线夹角不宜小于 60° , 斜交桥台的台尾边线应与线路中线垂直, 否则应采取
特殊的与路基过渡措施。
桥面布置应满足轨道类型、桥面设施的设置及其养护维修的要
求。
涵洞宜采用钢筋混凝土矩形框架涵。
相邻桥涵之间路堤长度,要综合考虑高速列车行车的平顺性要
求、路桥(涵)过渡段的施工工艺要求以及经济造价等因素合理确定。两
桥台尾之间路堤长度不应小于 150m, 两涵 (框构) 之间以及桥台尾与涵 (框
构)之间路堤长度不应小于 30m,对于特殊情况路堤长度不满足上述长度
要求时,路基应特殊处理。
桥涵设置应做好和自然水系、地方排灌系统的衔接,并满足铁路路基 排水的要求。
,其测点布置、观测频次、观测周期应符合《客运专线铁路无碎轨道 铺设条件评估指南》的有关规定。
桥涵混凝土结构尚应符合现行《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 定》的有关规定。
设计荷载
桥梁应根据结构设计的特性和检算内容按表,以其最不利组合 情况进行设计。
荷载分类
荷 载
主 力
恒 载
结构构平 预加应7 混凝土 W 土压力 静水压7 基础变(
位 勺 攵%
Z附属设备自重
存和徐变的影响
Z水浮力| 勺影响
活 载
列车竖向静活载
公路竖向静活载(需要时)
列车竖向动力作用
长钢轨伸缩力、挠曲力
离心力[
横向摇摆力
列车活载所产生的土压力 人行道及栏杆的荷载 气动力|
附 加 力
制动力或牵引力 风力
流水压力 冰压力[
温度变化的影响 冻胀力|
朱 节 布
列车脱轨荷载|
船只或排筏的撞击力
汽车撞击力
施工荷载
地震力
长钢轨断轨力
注:1如杆件的主要用途为承受某种附加力,则在计算此杆件时,该附加力应按主力考虑;
2长钢轨伸缩力、挠曲力、断轨力及其与制动力或牵引力等的组合,应符合《新建铁路桥上
无缝线路设计暂行规定》的规定; CRTS n型板式无硅轨道作用力应根据实际情况另行研究
3流水压力不与冰压力组合,两者也不与制动力或牵引力组合;
4列车脱轨荷载、船只或排筏的撞击力、汽车撞击力以及长钢轨断轨力,只计算其中的一种
荷载与主力相组合,不与其它附加力组合;
5地震力与其它荷载的组合见国家现行的《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GB50111 )。
桥梁设计应考虑主力与一个方向(顺桥或横桥方向)的附加力 组合。
桥梁设计应根据各种结构的不同荷载组合,应将材料基本容许 应力和地基容许承载力乘以不同的提高系数。对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的强 度和抗裂性计算,应采用不同的安全系数。具体按相关规范的规定办理。
计算结构构件及附属设备自重时,一般常用材料的容重应按现 行《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采用。
作用于墩台上的土的侧压力,应按现行《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 范》()计算。台后填土的内摩擦角应根据台后过渡段填筑的设 计情况确定。
列车竖向静活载应采用ZK活载(如图,并符合下列规定:
1对于单线或双线的桥梁结构,各线均应计入 ZK活载作用。
2对于多于两线的桥梁结构,应按下列最不利情况考虑:
1)按两条线路在最不利位置承受 ZK活载,其余线路不承受列车活载。
2)所有线路在最不利位置承受 75%的ZK活载。
3设计加载时,活载图式可以任意截取。对多符号影响线,在同符号
影响线各区段进行加载,异符号影响线区段分以下两种情况考虑:
1)异符号影响线区段长度不大于 15m时可不加活载。
2)异符号影响线区段长度如果大于15m时,按空车静活载10kN/m加 载。
4用空车检算桥梁各部分构件时,其竖向活载应按 10kN/m计算。
5桥跨结构或墩台尚应按其实际使
07-高速铁路设计规范条文(7桥涵)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