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探讨.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1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探讨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汽车工业的高速增长,在大城市交通拥堵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城市经济发展的成本在显著上升。本文认为,应从控制汽车工业发展速度,增加行车成本,提高城市交通管理水平,推行机动车限行措施等方面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以实现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交通拥堵;公共交通;汽车保有量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11)06-0145-03
  
  一、城市交通拥挤的现状
  
  (一)城市交通拥堵的严重性
  我国以特大城市为先导,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迅速跟进的形式,出现交通拥堵现象,从若干城市的拥堵向主要城市的拥堵方向发展,从一个城市局部的高峰拥堵向全面的不分平峰拥堵方向发展。除了北京之外,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以及济南、南京、成都等二线城市甚至一些三线城市,都相继出现了严重的交通拥堵状况。并且,城市交通拥堵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
  
  (二)交通拥堵产生的负面影响
  。城市居民交通出行成本包括时间和费用。出行时间主要是上下班通勤时间,包括交通工具行驶时间、候车和转换交通工具的时间;费用主要是使用的交通方式所产生的费用,其中一项主要的支出就是票价。小汽车的费用最高,其次是出租车,接下来是轨道交通和公共汽车。出行成本增加意味着居民用于生产性劳动的时间减少,劳动者和企业的机会成本增加。交通成本上升给高收入群体带来的机会成本更高。同时,交通拥堵减少了居民可支配时间,大大降低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众多的大城市大范围、长时间拥堵,还严重阻碍了城市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为顺应城市机动车辆和经济繁荣带来的交通流量迅猛增加的局面,城市交通网络日趋复杂。城市基础设施无法承受超负荷的交通流量,许多交通基础设施翻修频繁,远远低于设计寿命。环城公路、公路桥、高架路和出口不断变化,大量新司机涌向公路,人流和车流混行的现象随处可见等因素,带来严重的交通事故隐患。频频发生的交通事故又进一步加重了交通拥堵。
  
  二、城市交通拥挤的原因
  
  (一)城市化快速推进。2000年,%,,%,,。根据“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末,%。届时,城镇人口数将首次超过农村人口数。随着城镇化快速、持续地推进,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大量流动人口涌入城市,人员出行频繁,经济活动集聚度和交通集聚度倍增,使城市交通面临严峻挑战。我国的城市化率虽然低于一些发达国家,但城市人口的绝对数量庞大,超过100万人口的大城市多达几十座。
  (二)机动车剧增。2005年,我国汽车产量在世界排第四位,销量排第三位。在“十一五”期间,我国汽车产销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2009年,我国汽车产量和销量都突破千万辆,汽车产量和销量均排世界第一位,%。2010年,,,%%,汽车产销量连续第二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011)。
  另外,我国的摩托车产销量庞大。2005年,我国摩托车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50%。2009年我国摩托车产销量在世界各国中连续15年排名第一,摩托车产量占全球的比重提高到51%。
  虽然,按照人均计算,我的一半,但我国的汽车保有量主要集中在城市里,特别是大城市里,并且在以惊人的速度增加。1982年北京市汽车保有量是13万辆,到2009年增加到400万辆,2010年已经接近500万辆。据北京市交管部门统计,北京市汽车保有量从100万辆增加到200万辆花了6年半,从200万辆增加到300万辆花了3年9个月,而从300万辆增加到400万辆仅花了两年7个月。这还不包括大量挂外地车牌长期进出北京的车辆。根据公安部交管局发布的数据,,其中汽车保有量超过了8500万辆,成为继美国之后的全球汽车保有量第二大国。
  车辆的迅猛增加对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和交通管理形成巨大压力。需要建设更多、更宽的道路,修建更多、更长的高架桥,更多、更复杂的地铁系统,许多大城市在交通基础设施方面投入大量建设资金,交通基础设施日新月异,但仍然赶不上城市汽车保有量的增长速度。同时,日趋复杂的城市交通网络,对城市交通管理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在交通网络负荷已经紧绷的情况下,一场

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探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