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对氨气的防治措施.doc猪场对氨气的防治措施
加强猪舍环境管理
合理选址和科学设计
猪场应选择在地势高燥、地形开阔、排水方便、通风良好,周围无居民区、 无化工厂、屠宰场和矿区的等污染较多地方。猪舍的设计应合理,做到彻底及时 排出粪便、垫料和污水等废弃物,通风换气良好,尽量减少舍内有害气体产生。
加强日常管理,切断氨源
猪舍应应及时彻底的清理粪尿、污水等废弃物,保证舍内清洁。同时还应全 面检查、冲洗和消毒的饮水系统,保证水流通畅,无滴水、漏水现象,保持干燥。 在冬春季节到来之前,应提早做好保温取暖工作,条件较好养殖户的可采用暖风 炉进行取暖,垫草要经常更换,防止有害气体超标。
保持适当的饲养密度
在冬春季节,农村养殖户为了节省空间,保持舍温,增加养殖数量,经常通 过加大饲养密度来实现。由于饲养密度过高,造成氨气的产生随着温度升高而剧 增,危害动物健康。因此,实际生产中,养殖户在加大养殖规模时,应兼顾舍内 的环境卫生。
建立合理的通风换气制度
合理的通风换气,可及时彻底排出舍内产生的有害气体。一般,通风换气应 选择在天气晴朗,气温较高的中午进行。
利用保健养猪技术,优化饲料配方,改善营养水平,减少氨的排放量
保健养猪指采取各种技术措施对亚健康状态的猪机体进行调控,促进其向健 康方向演化,阻止其向疾病方向发展。其原则是“扶下祛邪”。所谓治标不如治
本,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猪舍的氨气污染,首先要从猪本身抓起。
扶正就是保持或增强猪自身的抗病能力,又称之为主动保健。主要措施包括: 一、应用免疫注射方法增强猪体的特异性抗病力;二、应用营养与免疫调控的方 法以及其它技术手段提高机体的非特异性抗病能力。营养供给不足或不平衡均会 影响猪体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抗病能力,营养调控也是提高机体抗病能力的重要 保健措施。
祛邪就是减少或消除各种致病因素,又称之为被动保健。减少或消除各种致 病因素常用的措施包括:⑴搞好环境卫生。卫生条件好,可以减少60%〜70%的致 病因素,也就可以大幅减少氨的聚积。⑵消毒。避免氨气污染下各种有害病、细 菌等的侵袭。⑶驱虫。猪舍氨气浓度高,是各种虫类滋生和繁衍的充分条件。⑷ 在饲料中添加各种降氨除臭物质。⑸提供好的“风水”和饲养管理。风是指猪舍 选址适当,通风向阳,可以减少氨的产生;水是指给猪群提供充足清洁的饮水, 也可间接减少氨的排放。⑹合理的饲料配方。具体如下:
添加合成的氨基酸,降低粗蛋白质的水平
依据“理想蛋白质模式”配制的日粮,即日粮的氨基酸水平与动物的氨基酸 水平相适应,可提高消化率,特别是提高饲料蛋白,氨基酸的利用率,可减少舍 内氨气的产生。据报道,通过理想模型计算出的日粮粗蛋白的水平每低出1%,粪 尿氨气的释放量就下降10%〜12. 5%o利用氨基酸平衡营养技术,在基础日粮中适 量添加合成氨基酸,相应降低粗蛋白水平,既可节省蛋白质饲料资源,又可减少 畜禽排泄物中氮排泄量。试验表明,在日粮氨基酸平衡性较好的条件下,日粮蛋 白质降低2个百分点对动物的生产性能无明显影响,而氮排泄量却能下降了20%。 Aarnink等进行模拟预测,当每千克日粮的粗蛋白降低10g时,排泄物的氨氮相 应降低9%,此预测已被证实。Stutton等研究发现日粮的粗蛋白水平从18%降到 10%,然后添加合成氨基酸,排泄物中的氨氮及总氮分别降低40%和42
猪场对氨气的防治措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