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课程名称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3)(4)
系(院、部)
中文系
教研室(实验室)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研室
授课班级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二年级学生
主讲教师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师
职称
教授、副教授、讲师
湖南科技学院教务处
二○○七年四月
课程名称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3)(4)
总计: 96 学时
课程类别
专业基础课
学分
6
讲课: 96 学时
实验: 学时
上机: 学时
任课教师
现当代文学教师
职称
教授、副教授、讲师
授课对象
专业、班级:中文系汉语言文专业本科二年级学生
基要本参教考材资和料主
《中国现代文学史》,高教出版社1999年版朱栋霖主编
教和学要目求的
1、使学生获得1949年以来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的较丰富的文学知识。
2、使学生了解1949年以来的文艺运动、文艺思想和文学创作成就的发展过程、发展规律以及各种文学流派的特点、兴衰和影响。
3、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受到爱国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思想教育,做德材兼备的国家建设的有用人才。
教及学难重点点
1、1949年以来的文艺运动、文艺思想和文学创作成就的发展过程、发展规律以及各种文学流派的特点、兴衰和影响。
2、1949年运动以来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
注: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集中实践环节、实验课、公共选修课
教案(一)
一、授课时间: 6课时
二、授课类型: 理论课
三、授课题目:1949-1966文学思潮
四、教学目的:基本了解50年代、60年代的文艺运动和文艺思想斗争及其经验教训;掌握第一次文代会的召开及其重要意义、“双百”方针及其重要意义等。
五、教学方法及手段:讲授法、案例法和讨论法
六、教学重点及难点:第一次文代会、“十七年”前七年的文艺运动和文艺思想斗争、“双百”方针等。
七、教学基本内容与教学实施过程:
第一章1949-1966文学思潮
一、回顾第一次文代会的召开,了解第一次文代会的召开的重要意义。
第一次文代会召开揭开了新中国文学发展的序幕,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全面贯彻,各路文艺队伍的团结之加强,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与下属各协会之成立。新中国文学艺术社会主义性质之确定。
二、“十七年”前七年的文艺运动和文艺思想斗争。
1、1951年对电影《武训传》的讨论,批判了唯心史观与改良主义思想,开了文学批评的粗暴风习,带来了不良后果。
2、1954年文艺界批判了俞平伯《红楼梦》研究中的资产阶级唯心论与形而上学观点。后来发展成全国性批判胡适学术思想运动。
3、1955年批判胡风文艺思想与政治态度;后发展成全反。
三、“十七年”文艺运动和文艺思想斗争
1、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文艺界被严重地波及,造成的损害是深重的。“文革”后,这一问题也被比较妥当地解决了。
2、1956年“双百”方针的提出及其积极的影响,但后来未彻底贯彻。1958-1959年“大跃进”文艺运动是不符合文艺发展的规律的,
所以弊多利少。
3、1960年7-8月间,在北京举行了第三届全国文代会, 此会受左倾思潮严重影响,消极作用较明显。
4、1959-1965年间,文艺界开展了批判修正主义文艺思潮的运动,对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建设造成巨大危害,一些文艺理论与一些比较好的文艺作品受到了不正确的批判、否定。
5、1959、1961、1962年间,周恩来同志、陈毅同志多次讲话批评了左倾教条主义,强调调整党的文艺政策。
四、“十七年”文艺运动的历史经验教训。
1、政治动荡过多,对文艺冲击比较严重。文艺与社会文艺与政治、文艺与生活的关系常常处理得欠全面、不够正确。
2、创作上,作家的社会责任与个人兴趣,专长时时结合得不够和谐、合理、有时行政干预过多、太生硬。
3、对文艺规律的探讨,不够认真、严肃,某些情绪往往代替科学的态度。模仿多于自身的创造。
思考:文学与政治的关系
八、思考题:第一次文代会的召开及其重要意义。
九、参考资料:
《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中国当代文学史写真》,吴秀明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年。
十、课后小结
教案(二)
一、授课时间: 15课时
二、授课类型: 理论课
三、授课题目:50年代、60年代小说创作
四、教学目的:了解50年代、60年代的小说创作概况;掌握《创业史》《红旗谱》《青春之歌》《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百合花》等成就较高的作品。
五、教学方法及手段:讲授法、案例法和讨论法
六、教学重点及难点:《创业史》《红旗谱》、《青春
中国当代文学教案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