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财政论文:中国的财政改革:改良还是革命?.doc


文档分类:经济/贸易/财会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财政论文:中国的财政改革:改良还是革命?.doc伴随财政理论界有关公共财政与国家分配论的争论,近期财政部又推出了较大力度的公共财 政体制模式的改革,拉开了我国财政改革向纵深发展的序幕,也加快了财政改革的步伐。有 人称这次改革是“财政部门在革自己的命”,还有人称“这次财政改革是继1994年分税制以来 的又一次重大的财政改革,对加强和深化财政管理具有里程碑的意义”。那么,这次财政改 革究竟是在原有理论和体制上的修修补补即改良式的改革,还是对原有理论和体制的变革即 革命式的改革?我们不妨分析一下。
一、理论:公共财政从定义、职能、作用、地位到收入理论、支出理论、政策是对国家分配 论的改良还是变革?
公共财政替代国家分配论的历史必然性
当我国将今后财政管理体制定位在公共财政管理体制时,公共财政理论无疑已取得了它在我 国财政理论上的地位,即用公共财政理论替代了国家分配论,当然,这种替代并未抹杀国家 分配论在我国特定历史阶段所起到的功不可没的作用。
众所周知,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在财政理论上,我国一直奉行国家分配论。从理论渊源 上看,它既源于前苏联财政理论中的计划型财政,同时又源于我国当时对财政本质问题的研 究和发展,它的形成有其深刻的经济、政治、社会和历史的原因,但主要根源于我国原有的 计划经济体制,它的存在和发展是历史的必然,也是我国许多财政学家和财政工作者多年研 究的人类财富。
国家分配的让位,也同样是历史的必然,因为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中国改革与开放势不可 挡,中国经济的飞跃发展客观上要求经济体制须用市场经济替代计划经济,由此决定了须用 市场型财政替代计划型财政,那么,市场型财政的理论基础公共财政必然替代计划型财政的 理论基础国家分配论,这就是公共财政定位的历史必然性。
公共财政替代国家分配论是实质上的替代还是形式上的替代?
公共财政要求财政建立在市场经济之上,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成为了市场主体,市场在资 源配置方面起着基础性调节作用,公共财政只能在市场失败的领域内为弥补市场失效提供公 共服务。市场经济对政府包括财政的要求是:一方面在市场有效运行的领域避免政府的直接 干预,财政应退出这一领域的资金供给。另一方面政府和财政应为市场正常运行提供有效的 严密的规则,健全法制,依法行政,依法理财,为市场主体提供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并使其 合法利益得到保护。在市场失效的领域,政府须以社会管理
者的身份进行干预,保障市场的顺畅运行,实现效率、公平、稳定三者的最佳耦合。财政的 职能就是保证各种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财力供给,有效发挥财政政策措施在政府宏观调控中的 积极作用。显然,这与国家分配论中的大包大揽式的供给型财政,以计划机制作为社会资源 配置的基本的、甚至唯一的机制等计划经济特征和内容具有本质的区别。
公共财政:对政府、企业和个人地位的一次革命 计划经济条件下,国家(或财政)是社会经济的管理中心,具有至高无上的管理和领导权力, 企业仅是政府的附属物,企业和个人的一切都由国家包揽。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和个人成
为了经济活动的独立主体,成为了决定整个经济活动的根木因素,也成为了决定公共经济和 约束监督公共经济的根本因素,政府和财政将由原来什么都管,什么都决定转向如何更好地 为企业和个人服务,如何接受企业和个人的监督,显然,这种转变是对我国长期以来政府官 员官本位制的一次大的冲击,惯于自称为

财政论文:中国的财政改革:改良还是革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健
  • 文件大小91 KB
  • 时间2021-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