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与城市规划
电子邮箱:
电 话: 31872226
课程安排
教学时数: 36学时,2/18周
授课地点: 理工楼北503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
成绩核算:平时30%+期末70%
教 材: 同济第三版
参考书目:
主要内容与学习方法
Why:区域性+综合性
What: 主要教学内容
How:
双维交叉(历史纵向+现代横向)
理论和实践结合
概述(绪论)
前 提:城市的起源和发展
规划学科的产生和发展
基本理论
任务和内容
工作阶段:总规、详规
城市性质
城市规模
用地规划
工程规划
城市人口
城市用地
评价
分类
城市各组成要素用地规划(定位)
工业
居住
公共设施
仓储
绿地
城市功能分区与总体布局
给水、排水规划
电力系统规划
供热、煤气规划
防洪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
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发展
广州大学本科教学课程:区域与城市规划
第一节 城市的产生
第二节 城市的发展
第三节 城市化
第一节 城市的产生与定义
广州大学本科课程:区域与城市规划
一 城市的起源与形成
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发展
牧
农
林
渔
采集经济
原始社会
农业
第一次劳动大分工
奴隶社会
商 业
手工业
第二次劳动大分工
剩余产品
商品交换
农村
城市
游牧
城市的产生受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制约和影响
城市是在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
是私有制和阶级社会的产物
是生产发展和人类第二劳动大分工的产物。
第一节 城市的产生与定义
广州大学本科课程:区域与城市规划
二 城市的定义
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发展
从文字意义上看:
城=防御性的建筑物
市=交易的场所
城市=有着商品交换职能的居民点
现代城市的含义:
人口数量:非农人口50%,常住人口2000人
产业结构:二三产业
行政意义:地级市、县级市
第二节 城市的发展
广州大学本科课程:区域与城市规划
一 古代的城市发展
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发展
城市与防御要求
依山傍水而建,铸造沟渠城墙
社会形态发展与城市布局
社会阶级分化对立在城市布局中反应明显,如贵族与贫民社区的分离
政治体制对城市的影响
中央集权制便于集中建设,影响城市规模
城市中心:宫殿官府(中),教堂(欧)
第二节 城市的发展
广州大学本科课程:区域与城市规划
一 古代的城市发展
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发展
经济发展对城市的影响
商品经济发展是促进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
中国:商路交通要地、河流交汇点形成了
商业都会(内地沿江河运河市)
欧美:沿海港口城市成为商业中心。
区域与城市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