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自我认识:周哈里窗.doc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周哈里窗模式”介绍
我们常说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彼'暂不说,我们真的能够做到 知己”么?其实,对于自己,我们并不
能做到了如指掌,有些事情是我们自己不知道而我们的朋友却清楚了解的。在别人给我们的回馈中,我们
可以验证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增进自我的觉知。心理学家鲁夫特与英格汉提出 周哈里窗(Johari Window^”
模式,Johari ,是从创始人Joe Luft和Harry Ingham两人的名字中截取的,「窗」是指一个人的心就 像一扇窗(如下表),普通的窗户分成四个部分,人的心理也是如此。周哈里窗介绍了自我坦露和回馈经 验之间的关系,它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自己,也可以让别人了解自己。因此把人的内在分成四个部分:开放 我、盲目我、隐藏我、未知我。我们在和朋友彼此互相给予回馈的过程中,可帮助自己更认识自己,同时
可以使朋友之间更加深入的了解彼此。
自己知道
自己
不知道
别人知道
1,自由活动
领域
(公众我)
2,盲
目领域
(背脊我)
别人不知道
3,逃避或隐
藏领域
(隐私我)
4,处
女领域
(潜在我)
.左上角那一扇窗称为 开放我”,也称 公众我”,属于自由活动领域。这是自己清楚别人也知道的 部分,所谓 当事者清旁观者也清"。比如,我们的性别、外貌,比如某些可以公开的信息,包括婚否、职 业、工作生活所在地、能力、爱好、特长、成就等等。 开放我”的大小取决于自我心灵开放的程度、个性
张扬的力度、人际交往的广度、他人的关注度、开放信息的利害关系等。 开放我”是自我最基本的信息,
也是了解自我、评价自我的基本依据 。
.右上角那一扇窗称为 盲目我”,也称 背脊我”,属于盲目领域。这是自己不知道而别人却知道的 部分,所谓 当事者迷旁观者清口臭便是最好的例子,所以在外国有人称这个部分为口臭区。可以是一 些很突出的心理特征,比如有人轻易承诺却转眼间忘得干干净净;也可以是不经意的一些小动作或行为习 惯,比如一个得意的或者不耐烦的神态和情绪流露,本人不觉察,除非别人告诉你。盲目点可以是一个人 的优点或缺点。因为事先不知、不觉,所以当别人告诉自己时,或惊讶、或怀疑、或辩解,特别是听到与 自己初衷或想法不相符合的情况时。 盲目我”的大小与自我观察、自我反省的能力有关,通常内省特质比
较强的人,盲点比较少, 盲目我”比较小。而熟悉并指出 盲目我”的他者,往往也是关爱你的人,欣赏你的
人,信任你的人(虽然也可能是最挑剔你的人) 。所以,我们要学会用心聆听,重视他人的回馈,不固执,
不过早下结论;学会感恩,是他们帮助自己拨开迷雾见青天。
.左下角那一扇窗称为 隐藏我”也称为 隐私我”,属于逃避或隐藏领域。这是自己知道而别人不知 道的部分,与 盲目我”正好相反。就是我们常说的隐私、个人秘密,留在心底,不愿意或不能让别人知道 的事实或心理。身份、缺点、往事、疾患、痛苦、窃喜、愧疚、尴尬、欲望、意念等等,都可能成为 隐藏
我”的内容。相比较而言,心理承受能力强的人,隐忍的人,自闭的人,自卑的人,胆怯的人,虚荣或虚伪 的人,隐藏我会更多一些。适度的内敛和自我隐藏,给自我保留一个私密的心灵空间,避去外界的干扰, 是正常的心理需要。没有任何隐私的人,就象住在透明房间里,缺乏自在感与安全感。但是隐藏我太多,

自我认识:周哈里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hangjinlai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21-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