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费用,减少占用土地资源,从而使我们的生活质量有明显改善。
日本的垃圾分类制度,倡导了一种“3R”生活方式(Reduce,Reuse,Recycle),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是日本循环型社会的重要标志,日本国民从小就接受了这样的教育:世界上没有真正的垃圾,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资源。
一、科学细致的分类方法
日本的垃圾分类收集体系体现了政府与市民自治组织、市民之间的高度互动和配合。政府在设计制度时十分仔细、认真,各种考量都非常科学、周到。
日本大街上没有垃圾桶,垃圾要在规定的时间放到规定的地方,这就是日本垃圾的“双规”,并且垃圾分类并不是千篇一律的,不同地方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大到不同的县(相当于中国的省),小到不同的社区,都会根据自己的特色制定符合实际的垃圾分类标准。垃圾收集日和时间取决于不同区域的具体情况。每年的12月份,居民会收到一张特殊“年历”,标记着来年收集不同垃圾的日期。年历会用黄、绿、蓝等颜色来标注。同时日本各市政府会给当地居民一个垃圾分类回收表,指导居民如何分类。此外,社区也会通知居民一周中哪一天收集哪种垃圾。政府给市民不定期配发生活垃圾计划简报,只要计划有变,无论是多么小的变化,都会及时通知市民。
日本的垃圾大致分八类,包括:可燃垃圾、塑料瓶类、可回收塑料、其他塑料、不可燃垃圾、资源垃圾、有害垃圾、大型垃圾。每一大类都有细致的分类指引,据说一个香烟盒,其纸盒外面包的塑料薄膜是塑料,封口处的那圈方便拆开的装置含有金属物质,盒子是纸,所以这件东西就要分3类。
二、行之有效的收费体系
合适的收费制度往往能够成为环保的催化剂,日本将垃圾收费制度深入运行到居民日常生活中,在一定程度上有效促进了垃圾减量化。日本的垃圾分类收费制度不是千篇一律的,而是根据不同地域的不同情况分别制定可行的收费标准。
在部分城市,有害垃圾和资源垃圾的收运是免费的,以有利于环境管理和资源回收。可焚烧垃圾和不可焚烧垃圾的收运,则要按垃圾体积付费,每100升付300日元。付费方式是市民到指定地点购买特制垃圾袋,不同容量的垃圾袋价格不同,其价格包括了垃圾收集和处置的费用。塑料袋分为可焚烧垃圾和不可焚烧垃圾两种,尺寸有10升、20升和40升。目前,厨余垃圾被归类为可燃烧垃圾,但政府鼓励市民使用特制的装置将厨余制作成有机肥料,一些酒店、宾馆等产生大量厨余垃圾的经营单位也会使用特制容器处理厨余垃圾,制作成有机肥料后无偿交付给农户使用,这样也可减少废弃垃圾的费用支出。
三、精密完善的配套产业
日本的垃圾分类,给我们建设文明城市、培育文明意识树立了一个标杆,展现了“垃圾分类”概念背后精密的管理和复杂的运营机制。
个人和家庭把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只是垃圾处理的第一步。垃圾处理的第二步是回收车辆分类运输,有专门运输报纸、杂志和包装纸盒的车辆,也有专门运输罐头、玻璃瓶和塑料瓶的车辆等。日本在实行计量收费后,为了方便专门车辆走街串巷收集垃圾,特意将其吨位降低一半,但增加了一倍的运输车辆。第三步,垃圾最终到达处理工厂。不同的垃圾处理厂专长不同,有处理可燃垃圾的、有处理有害垃圾的、有处理大型垃圾如家用电器等、有处理塑料瓶的等等。
如此大的工作量和就业机会,使得日本的回收产业吸引了
关于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的提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