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关于教师节的的小故事.docx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1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羞涩的跑出去了。我拿起来,发现了压在下面的纸条“牛奶有助于睡眠哦”。我可爱贴心的学生。不是所有牛奶都叫特仑苏,不是所有的老师都能喝到学生送的特仑苏。
我可爱的学生,用她们自己的方式证明了我的存在。我想,这是作为一名教师最大的欣慰吧。
刚开始的时候,很不习惯朋友叫我“赵老师”,我会觉得他们是存心调侃。当学生,家长也叫我“赵老师”的时候,我才恍然大悟,我,就是赵老师。赵老师就是我。这种微妙的感觉,不知道是不是其他老师也曾经有过。
初来乍到,一切都不习惯。新的环境,新的挑战。在第一场战役中,我就被挑下马了。本来就不美丽的心情瞬间瓦解。抱怨没有用,我也过了矫揉造作的年龄。学着改变自己,学着适应,学着坚强。不同的教学理念,不同的管理方式,不同的学生,所有的一切都是新的。我,任重而道远。
我与教师节的故事,才刚刚开始,在这个故事中,我是主角。讲台,就是我的人生舞台。努力演好这出戏。篇三:关于教师节的故事
关于教师节的故事
程门立雪传说:尊师传理学 千古留佳话
我们讲述这个流传已久的故事。
1 著书兼讲学弟子聚书院
程颢(公元1032年~公元1085年),字伯淳,又称明道先生;程颐(公元1033年~公元1107年),字正叔,又称伊川先生。
程颐与其兄程颢是洛阳人,是北宋著名的哲学家、宋明理学的奠基者,被后人合称为“二程”。他们的学说被后人称为“洛学”,后经杨时等人南传至朱熹,最终发展成为程朱理学。 宋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时任西京留守文彦博,将自己在伊川鸣皋的一处庄园赠送给程颐作为著书讲道之所,这庄园被命名为“伊皋书院”。
宋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兵南下,书院被毁。元时,炮手总管勖实戴率兵镇守鸣皋,读“二程”《遗书》,受其影响,遂筹资材,募工役,于旧址重建书院。元延祐三年(公元1316年),元仁宗为“伊皋书院”赐额曰“伊川书院”。
程颐自创建书院至去世的20多年间,长期在书院著书讲学。据朱熹《伊川先生年谱》记载,“四方之士,从游者日益众”。其中,有史可考者,有80多人,吕大临、杨时、谢良佐、游酢被称为“程门四先生”。
2 门外深雪中伫立待师醒
杨时、游酢二人,原先拜程颢为师。程颢逝后,他们知道程颢的弟弟程颐学识渊博,就又找到程颐继续求教。
“故事发生在他们初次到伊皋书院拜见程颐的那天。”伊川县文化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说,那是一个寒风刺骨的冬日,杨时、游酢一大早就来到伊皋书院。童子说先生晚上用功著述现在正在休息,杨、游二人怕打扰先生,就恭恭敬敬地站在门外等候。
这时,天降鹅毛大雪。一会儿,大地银装素裹。过了好半天,程颐才得知杨、游二人站在门外,连忙吩咐童子将他们请进来。童子出门一看,地上的积雪已经有一尺多深了,杨、游二人却在檐下静立如初。
“那时,杨时已经40多岁,而且已考中了进士,学问也非常渊博,可谓功成名就,游酢也是当时小有成就的学者。二人能够如此谦虚谨慎,尊敬师长,这让程颐很是感动。”该负责人说。 从此,程颐将二人视为得意门生,悉心传授他们学问。杨、游二人也不负所望,刻苦学习,终于得其真传,皆成一代理学大师。
3 求学先尊师千古留佳话
程门立雪的故事源远流长,游酢的《书行状后》记载:“伊川瞑目而坐,二子侍立。既觉,顾谓曰:‘贤辈尚在此乎?日既晚,且休矣。’及出门,门外雪深一尺矣。”
此外,《二程语录》、《宋史》中均有程门立雪的记载。经过长期口口相传,这个故事的有些内容虽已偏离史实,但更富有艺术感染力,被世人视为尊师重教的典范。
“历代统治者对程朱理学的推崇,对程门立雪故事的传播起了推动作用。”该负责人说,全国很多书院建起了“立雪阁”、“立雪讲堂”等,尤其是教育界把程门立雪作为尊师重教的教材,大加提倡。程门立雪也逐渐演化成为一个成语典故,被收录在《辞源》、《现代汉语词典》等重要辞书中。
近代以来,为了强化程门立雪的感染力,民间版本的程门立雪把“门外雪深一尺”作为一个关键细节,说杨时、游酢二人一直站在纷纷扬扬的大雪里,用特写镜头,把杨时、游酢拜师求学的执著身影,定格在人们心中。
目前,相关部门通过建档、保存、宣传和传承保护等有效手段,继承程门立雪这一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篇二:教师节小故事:程门立雪】
程门立雪这个成语家喻户晓。它出自宋代著名理学家将乐县人杨时求学的故事。
杨时从小就聪明伶俐,四岁入村学,七岁就能写诗,八岁就能作赋,人称神童。他十五岁时攻读经史,熙宁九年登进士榜。他一生立志著书立说,曾在许多地方讲学,倍受欢迎。居家时,长期在含云寺和龟山书院,潜心攻读,写作教学。
有一年,杨时赴浏阳县令途中,不辞劳苦,绕道洛阳,拜师程颐,以求学问上进一步深造。有一天,杨时与他的学友游

关于教师节的的小故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u2yuwb
  • 文件大小4.15 MB
  • 时间2021-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