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XX年钢铁厂实习报告
20XX年寒假的到来同时标志着我大三学习的结束, 每年
此时的暑期生产实习随着期末考试的结束而徐徐拉开帷幕。
实习体会:在酷暑难当的实习期间, 两位老师非常辛苦、 认真负责为我们班的实习联系实习单位、商量实习的各种繁 琐事宜,我觉得老师为我们这次暑期生产实习付出了很多辛 劳。在实习过程中,老师始终贯彻保障大家安全并尽可能学 到更多知识的原则给我们灌输安全意识、安排实习所要完成 的任务,大大提高了效率,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对于马上要进入大四阶段的我们,已经学过了冶金传输 原理、冶金物理化学、金属学、炼铁学、炼钢学、凝固原理 与连铸工艺等专业课,对专业知识有一定的掌握, 扪心自问, 我们对于踏上钢铁企业参加工作、或是继续前行做研究还没 有做好充分的准备。生产实台,是一个从大学校园走向社会的过渡,是一个在本专 业领域继续深造的枢纽。
从自身的体会来讲,我有种特别强烈的感受。大三的学 习就这样结束了,而大四的专业课程也并不是很多,不管在 大学的这几年学习成绩如何,我认为仅把它当做一种阶段性 的对自己付出努力的短期回馈才合适。眼前最重要的是在毕 业前放平心态,重新给自己定位,着实梳理和巩固所学的专 业知识。对于今后的发展趋向,我不免有点茫然,而且我相 信其他同学中也有很大一部分人会有这样的体会。实习之 前,对于高炉、转炉、精炼炉、连铸设备所知道的在实习之 后才发现竟是那样的少,比如说对高炉的进料系统、热风炉 的工作原理、热风炉如何往高炉内送热风、针对高炉悬料的 解决办法等并没有清晰地思路;还有比如说转炉在脱碳过程 的操作流程、溅渣护炉的具体操作、散料的加入顺序和加入 量等,这些都是我在学校里一时难以真正吸收为己用的知识 精炼炉和连铸机也同样,老师们在课堂上不断重复给我们讲 解,但是如果没有经过现场亲身感受,对与这些设备的工作 情况的理解永远只会停留在肤浅的表面,很难深入其本质去 分析问题。
我记得在转炉区观看钢铁 4#转炉出钢过程,在实习之前 只会用“出钢”二字概括了这个过程,其实它并不是一个如 此简单的事情:经过取样合格后,挡渣机装上挡渣球推向转 炉,然后倾斜转炉倒出钢水,钢水在出钢口位以下时将挡渣 球堵住出钢口再倒完钢水,最后溅渣护炉,再将挡渣球推入 转炉的剩渣中一同倒出。这个放挡渣球的时间也是相当关 键,若时放得太早则由于挡渣球密度介于钢水和渣之间的缘 故而不能停留在出钢口,并且挡渣球由于在钢液中停留时间 太长会融化在钢水中,影响钢液的成分,若放得太晚,由于 出钢太多,钢液面在出钢口位以下则会导致大量钢渣随钢水 流出,只有在恰当时间既能出钢又能挡渣才会有最好的效 果。
生产实习既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也是千金不易的查 缺补漏的机会。不久的将来,我们即将走向实习地这样的岗 位,在这之前,我们提前去“体验”钢铁企业的工作环境, 可以增长我们对钢铁领域工作场所的接受力,为以后真正投 入工作做好准备。通过这样的一次生产实习,我明白了自己 仅在学校里学习的不足,发现自己还有很多地方都不懂,对 冶炼的大部分数据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实习过程中,每天 都要
20XX年钢铁厂实习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