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驿路梨花》第一课时.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驿路梨花》第一课时
李双庆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基本的阅读法——默读。
2.理解文章内容,学习本文精巧的构思
3.感悟以梨花为代表的青年一代的优秀品质,弘扬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
二、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综合运用各种叙述方法,找出文中设置的误会和悬念,分析理解作品精巧的构思及其表达效果。
三、教学难点 
对小屋主人和文章中心(梨花这一意象)的理解。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诗句导入)
解题
什么是“驿路”?
作家作品
作者彭荆风,江西萍乡人。1946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鹿衔草》《断肠草》《绿月亮》等,短篇小说集《当芦笙吹响的时候》《红指甲》等,电影文学剧本《芦笙恋歌》等。本文发表于1977年,是一篇短篇小说,写的是发生在哀牢山中的一个助人为乐的故事。
四、速读课文,把握内容
 思考下列问题,并完成表格:
1.课文中写了哪些人(人)?他们出场的顺序是怎样的? 
2.这些人小茅屋做了些什么(事)?
3.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目的)? 
出现顺序
人物
所做好事
做好事目的
1
“我”和老余
2
瑶族老人
3
梨花妹妹
4
(解放军)
5
(梨花)
1.按课文顺序:“我”和老余发现小茅屋——瑶族老人为小屋送米——“我们”一起修葺小茅屋——梨花妹妹照看小茅屋——梨花妹妹说十多年前解放军路过这里并建造了小茅屋——姐姐梨花照料小茅屋。 
2.按时间顺序:十多年前解放军路过这里并建造了小茅屋,方便过路人——哈尼族姑娘梨花照料小茅屋——梨花出嫁后梨花妹妹继续照料小茅屋——瑶族老人借住后送来大米——“我们”路过这里住宿,修葺了小茅屋。 
3.试比较这两种叙述顺序,哪一种更好些?为什么? 
明确:按课文的顺序写比较好。这样写使文章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五、细读课文,解读探究
1:找出文中设置的误会和悬念,分析理解作品精巧的构思及其表达效果。
⑴:误会
找出文中设置的误会,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
⑵:悬念
说说本文设置的悬念
2:第①②段描写山景,有何作用?
3: “我们”是怎样发现小茅屋的?
4:小茅屋是怎样的呢?
5:在这所没人的房子里,我们却受到了许多优待是什么? 
  教师作搭桥式引导:①邀请的方式是热情的:“请进” 
    

《驿路梨花》第一课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652129****
  • 文件大小160 KB
  • 时间2021-08-0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