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写景顺序
写景状物类散文往往能让读者不自觉地放松心灵,有一种回归自然的超脱,感悟到人生哲理。它较好的体现了《初中语文新课标》中提出的“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一相关理念。因此,这类文章近年来频现于各地中考试卷中。要在考试有限的时间内,快速把握写景文章的主要内容,就得理清写景顺序。
【技法点拨】
写景文章中的“景”,是作者观察所得,常见的观察方法有定点观察法和移步换景观察法。写景必须按照一定的观察顺序来写,常见的写景顺序有:空间顺序、观察顺序、时间顺序、景物类别顺序、逻辑顺序五种。
空间顺序:空间顺序有从中间到四周或四周到中间,由左至右或由右至左,由上到下或由下到上,由外到内或由内到外,由前至后或由后到前,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或是东南西北等等。
观察顺序:采用这种顺序的文章是以参观游览的行进顺序落笔写景,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按照对同一景物的不同角度、不同位置观察所得来写。例如观察瀑布,可以远观,可以近看,可以仰视,可以俯视……观察点或者角度变了,笔下的景物自然会呈现不同的情状。
二是对不同景物做移动观察。即是边走边看,人的脚步在移动,看到的景物也在变化。碧野的《天山景物记》“雪峰、溪流、森林、野花”这一节就采用的是这种顺序,作者“进入天山--再往里走---再往里走”,随着行踪的变化,依次描绘了雪峰、溪流、森林、野花等美景,条理清楚。
时间顺序:按照时间推移的顺序着笔,随着时间的变化,所写景物也随着发生变化。《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是按照一年春夏秋冬四季时间变化来写的。像峻青的《海滨仲夏夜》,就是按照“夕阳落山不久”“西夕逐渐西沉”“夜色加浓”的时间顺序进行。
景物类别顺序:按照所写景物的不同类型,不同方面来写。如《桂林山水》第二段中,就分别写了漓江水的静、清、绿,层次分明。有些文章,作者由眼前的景物发生联想、想象,那顺序就是由现实到想象了。
逻辑顺序:这种顺序常见的有整体到局部或者局部到整体。《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第二段,“不必说碧绿的菜畦……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 ”这段描写先概括整体状况,再凸显“泥墙根”一带的景物,采用的就是整体到局部的逻辑顺序。
清楚了常见的写景顺序,那么在实际阅读中,如何理清文章的写景顺序呢?
一是弄清作者的观察方法。常见的观察方法有定点观察和移步换景观察法。定点观察即是观察点固定,对景物按空间位置排列顺序作仔细全面的观察。定点观察所得之景,往往采用空间顺序来写。我们来看这段写景文字:
田垅闪耀着金黄色的光辉;原野上遍地是花朵,原野四周的灌木丛中也有成百成千的花儿盛开着,高耸在灌木后面的森林蔚成一片翠绿,发出飕飕的细语声,并且被五颜六色的花朵点缀着;从田垅上、草地上、灌木丛中和那充满森林的花朵里飘出一股芳香,鸟儿在枝头飞来飞去,枝丫间传来几千种声音,还夹杂着芳香;在田垅、草地、灌木丛和森林背后,又可以看见同样闪着金光的田垅,遍地花朵的草原,被百花覆盖着的灌木丛,一直到那被阳光照耀的森林遮敝着的远山为止……
由于作者成功地采用了定点观察的方法,通过由近及远的空间顺序逐层扩展,立体而富有色彩地再现了生气勃勃、充满活力的广袤而又壮阔的原野。这段文字在结构上显得很有章法,在语言上显得很有条理。
移步换景是说观察点
(推荐)初中语文作文、写作小诀窍写景顺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