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药学6(消食药、驱虫药、止血药、活血化瘀药).pdf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7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杭州市第十二期西学中函授班

中 药 学



杭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
 温 里 药
 味辛,性温热,《内经》 “疗寒以热药”
温散里寒 --- 里寒证
掌握:附子 干姜 肉桂 吴茱萸
熟悉:小茴香 丁香 花椒
了解:高良姜 胡椒 荜茇
中药功效术语简释
6. 温里类
 温里 温运脏腑阳气,驱除在里之寒邪,用于里寒证或阳
虚寒证。又称温里散寒。药如附子、肉桂、干姜、吴茱萸。
 温中 温运脾胃阳气,驱除中焦寒邪,用于中焦虚寒证。
又称温中散寒、温中祛寒、温脾阳。药如干姜、高良姜。
中焦虚寒证多有腹痛或呕吐、泄泻,通过温运中焦驱散寒
邪达到止痛、止呕、止泻效果,用于中寒腹痛、胃寒呕吐、脾
寒泄泻,称为温中止痛或温中止呕、温中止泻。
中药功效术语简释
 温阳 温补阳气,用于阳气虚寒证。又称助阳。药如附子、
鹿茸。
 温经 通温经脉,驱散寒邪,用于冲任虚寒,经脉血滞之
痛经、月经不调。又称温经散寒、温经通脉。药如桂枝、艾叶。
温经散寒而止痛,用于寒性痛经,称温经止痛。温经散寒而治
疗虚寒经闭、宫冷不孕,称暖宫。温经散寒而止血,用于虚寒
出血,称温经止血。
中药功效术语简释
 温肝 温暖肝经,驱散肝经寒邪,用于肝寒腹痛、痛经、
疝痛。又称温肝散寒、温肝止痛、暖肝。药如小茴香、肉桂、
吴茱萸。若兼能疏肝理气,可用于肝寒犯胃之脘痛呕逆,称温
肝和胃,药如吴茱萸、荔枝核。
 温肺 温散肺经寒邪,用于风寒犯肺或寒饮伏肺之咳喘。
又称温肺散寒、温肺止咳、温肺化饮。药如干姜、细辛。
 温心阳 温补心阳,用于心阳不足,血脉运行不利之心悸
气短、胸痹心痛。药如附子、肉桂。
 行 气 药
 疏理气机 ---- 气滞证、气逆证
掌握:橘皮 枳实 木香 香附 川楝子
熟悉:青皮 沉香 乌药 薤白
了解:荔枝核 佛手 青木香 柿蒂 玫瑰花
绿萼梅 大腹皮
中药功效术语简释
7. 理气类
 理气 调理气机,用于气机运行失常的病证。亦称调气。
包括行气、破气、降气,分别用于气滞、气结、气逆的病证。
 行气 疏畅气机,用于气机郁滞的病证。亦称利气。行气
药多用于气滞疼痛,又称行气止痛。
• 行气宽中 调畅中气,用于脾胃气滞之证。又称行脾气、行
中气、宽中。药如橘皮、木香。
• 行气宽胸 调畅胸中心肺之气,用于胸膈胀闷、胸痛或伴咳
喘。又称利气宽胸、宽胸开膈。药如枳实、香橼。
中药功效术语简释
• 行气疏肝 疏泄肝气,用于肝气郁结之胁肋、乳房胀痛,
或少腹痛、疝痛、痛经等。亦称疏肝解郁、疏肝、行肝气、
散郁结。药如青皮、香附。
• 行气散结 疏通气机以消除寒痰、湿浊与气滞互结之胸胁
胀满、咳嗽气喘,或胸痹,或痰滞肢体之麻木疼痛、阴疽流
注等证。药如薤白、白芥子。
• 行气安胎 行气滞而安胎元,用于胎气郁滞之胎动不安。
药如砂仁、苏梗。
中药功效术语简释

降气 平降上逆之气,用于气逆证。又称下气、顺气、降
逆。主要用于肺胃气逆证,药如旋覆花、沉香、厚朴。降胃气
用于胃气上逆之呕吐、呃逆、嗳气,又称降逆止呕、下气止呃,
药如代赭石、丁香、柿蒂。降肺气用于肺气上逆之咳嗽气喘,
药如苏子、白前。
 破气 行气作用较强,用于气滞较重的气结证,或食积气
滞之证。又称破气散结、破气消积。药如青皮、枳实。
 和中 调和中焦气机,常指调和胃气,用于胃失和降之胃
脘胀满、嗳气吐酸、纳食不香等证。又称和胃、调中。药如橘
皮、砂仁。和中兼能消食,称为调中化食、消食和中,用于食
积停滞,胃失和降之证,药如麦芽、谷芽。
各 论
第十四章
消 食 药

中药学6(消食药、驱虫药、止血药、活血化瘀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llap
  • 文件大小1.80 MB
  • 时间2021-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