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2章信用制度.ppt


文档分类:经济/贸易/财会 | 页数:约3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2章 信用制度
引言:
信用制度是指关于信用及信用关系的“制度安排”,是对信用行为及关系的规范和保证,即约束人们信用活动和关系的行为规则。
这种制度安排既包括正式的,又包括非正式的。前者如有关信用的法律 (如契约法)、信用管理制度等,后者如信用观念、信用习惯等。
信用管理制度是国家为确保信用活动的正常进行而制定的有关法律法规,如信用征集、信用调查、信用评估、信用保证等信用活动中的工具采纳、机构设置、法律责任、监督管理等。
信用制度的业务形式
目录
信用的形成与发展


信用制度的规则与技术

我国信用体系的建设

信用的形成与发展
信用的发展历史:
实物货币阶段
金属货币阶段(高利贷信用:破坏性)
信用货币阶段(金融机构建立,电子货币出现,金融全球化)
信用的形成与发展
信用制度:
作为一种交易规则是商品经济长期发展的结果。
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信用关系出现并且快速发展,渗透到人们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便产生了对这一关系固定化和规范化的要求,即通过信用制度来规范和安排信用关系。
信用的形成与发展
信用制度产生的必然性(经济学分析)
著名经济学家、新制度经济学和新经济史的开拓者、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诺思教授认为,“制度是为人类设计的,构建着政治、经济和社会相互关系的一系列约束”。它是由生活在其中的人们选择和决定的,反过来又规定着、约束着人们的行为,决定人们的行为方式和社会特征。制度的最大功能在于为人们在广泛的社会分工中的合作提供一个基本框架,使人们在一定程度上相信,他们与别人的交往将按他们的预期进行,使他人的行为变得可预见,由此协调人们的各种行为,建立起信任关系,并减少信息搜集的费用,从而降低交易成本。(市场秩序稳定有序的主要标志)
信用的形成与发展
信用制度构成了经济交往的信任基础。
举例:① 居民把钱存到银行?
② 零售商把大件耐用消费品以分期付款的方式出售给消费者?
信用的形成与发展
信用制度的建立方式:
非正式制度安排:地方风俗;交易习惯;意识价值等;
正式制度安排:强制约束,法律条文。
信用制度的内容:
业务形式: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
规则:法规及约定;
技术:信用评估。
信用制度的业务形式
商业信用
有关商业信用的解释,主要有以下三种:
1、商业信用:企业在正常的经营活动和商品交易中由于延期付款或预收帐款所形成的企业常见的信贷关系。
2、商业信用:在商品销售过程中,一个企业授予另一个企业的信用。如原材料生产厂商授予产品生产企业,或产品生产企业授予产品批发商,产品批发商授予零售企业的信用。
3、商业信用:是指工商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直接相联系的信用形式。包括企业之间以赊销分期付款等形式提供的信用以及在商品交易的基础上以预付定金等形式提供的信用。
信用制度的业务形式
商业信用的特点有:
1、商业信用的主体是工商企业。如商业信用中的债权人在商品赊销行为中是商品的卖方,债务人是商品的买方。
2、商业信用的客体是商品资本,因此,它是一种实物信用。商业信用所提供的是处于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商品资本,而不是社会上闲置的资本。
3、商业信用与产业资本的变动是一致的。即商业信用的数量和规模与工业生产、商品流通的数量、规模是相适应的,在动态趋向上是一致的。

第2章信用制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fanglangjizv
  • 文件大小289 KB
  • 时间2021-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