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噪声治理工程
设
计
方
案
项目单位:
设计单位:
二。一三年一月八日
第一章概述 3
空调噪声源分析 3
设计执行的规范与标准 4
设计范围及目标 4
第二章隔声屏障技术分析 4
4
5
第三章工程设计 6
7
7
第四章投资估算 8
第一章概述
空调噪声源分析
1、一般情况下空调室外机机组在最初安装时没有考虑减震阻尼处理,机 组设备作业时在产生 空气声的同时,也会通过与之相连的所有钢性构件形成 结 构传声。
、各管道及配件与设备主体结构框架均为刚性连接无减震阻尼处理会与 之产生结构共振。
、如果存在并列安装情况,各同型号机组设备没有相应的隔音罩或者隔 音夹板安装处理,相对狭长空间机组运转形成共振的同时形成空气传声与结构 传声共存的混响噪音,致使在该空间听到声强进步增强的混响噪音。
4、室外机后方一般为水泥光洁面墙体,而光洁内壁外饰面在很大程度上 对于噪音源发出的入射声波大部分反射,造成反射声波与入射声波的再次叠加 致使声能量增加的混响噪音的形成。
5 、风机系统本体噪音主要包括风扇旋转噪音、线圈形成的电磁噪音、气 流运动形成的气旋涡流噪音等。
6、制冷剂在冷凝器与冷凝管工作状态下冷凝剂循环过程中脉动激发硬件 结构形成的噪音。
、声波在室外机金属外机壳腔内壁入射过程中大部分被反射回来的声波, 往复反射过程当中与噪音源发出原声波叠加后形成的混响噪声。
、各管道管线承重固定支撑点(角钢支架)均与平台主体结构硬性连接, 是不可避免的结构传声的有效的负面声桥。
、整个大环境范围下的周边本体噪音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 作用,如其它近距离机组设备运转杂音马路车辆行驶杂音等。
设计执行的规范与标准
1、 〈〈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 n类标准;
2、 〈〈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手册》;
3、 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相关技术资料。
设计范围及目标
本项目为农行明珠支行龙门岭分理处中央空调外机噪声治理工程, 采用隔
声屏障降低产生的噪声对周边环境敏感区域的影响。
第二章隔声屏障技术分析
噪声在遇到阻碍时均可以产生绕射,噪声在屏障的顶部传播路线发生改 变,部分噪声仍按原路线传播,形成了波亮区,部分噪声产生折射,形成噪声 的绕射区,而被屏障屏体有效阻挡的部分形成波影区。 波影区是噪声水平下降
达到目的要求的区域。波源传播途径如图1所示意。我们主要利用隔声屏障产 生的波影区来降低噪声的危害。
图1噪声传播途径示意图
隔声屏障的高度应根据设计要求的噪声衰减量、 屏障的长度、屏障与保护
目标之间的相对位置、及加装范围线型等因素共同决定。
噪声越过隔声屏障有三种方式:
绕射:越过声屏障顶端绕射到达受声点的声能级比没有屏障时的直 达声能小。直达声能与绕射声的声级之差,称之为绕射声衰减,其值用符号△ Ld表示,随着绕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声屏障的绕射声衰减是声源、受声点与屏 障三者几何关系和频率的函数。它是决定声屏障插入损失的主要物理量。
透射:声源发出的声波透过声屏障传播到受声点
噪声治理方案与对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