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1 环境规划基本概念 1 环境规划是人类为使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而对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安排。 2 环境规划与其他规划的关系①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环境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个多层次、多时段的有关生态环境方面的专项规划的总称是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规划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条件。人口与经济部分、生产力的布局与产业结构、因社会经济发展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国民经济可给予环境保护的资金。②与经济区划环境规划是进行经济区战略布局和划分的补充和完善, 利于经济区合理开发利用资源, 利于经济区原料基地、生产基地合理安排和建设,利于经济区形成工业生产链,利于资源优势、经济优势的发挥和形成,促进经济区域内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③与国土规划国土规划主要是进行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合理开发的战略布局。环境规划是国土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土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国土环境综合整治,提供技术支持和科学依据。④与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环境规划既是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又是城市建设中的独立规划。城市人口与经济/ 城市生产力和布局/ 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城市环境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可以促进城市建设的发展,保障城市功能的更好发挥,保护城市的特色和居民的健康,使城市建设走上健康发展道路。 3 环境规划的类型(1 )按规划期分:长远环境规划/ 中期环境规划/ 年度环境保护计划/以5 年环境规划为核心(2 )按要素分:大气、水、海洋、固废(3 )按行政区划和管理层次国家环境规划、省区市环境规划、部门环境规划、县区环境规划、农村环境规划、自然保护区环境规划、城市综合整治环境规划和重点污染源污染防治绘画(4 )按性质分:生态规划、污染综合防治规划、自然保护规划、环境科学技术规划、产业发展规划 CH2 环境规划的理论基础 1 环境容量是一个复杂的反映环境净化能力的量, 其数值应能表征污染物在环境中的物理、化学变化及空间机械运动性质。 2 总量控制: 由于容量的提出, 人们逐渐发现通过污染源的浓度控制并不能够有效控制某一地区的环境质量,于是引入了总量控制的的方法,实现区域环境质量目标。例如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规划中, 就是根据污染源调查结果和已经制定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 利用各种模型预测未来的环境质量,根据预测结果和已经确定的环境目标,通过浓度、排放量转换关系计算环境容量, 根据环境容量和污染物总削减量,最后得到综合治理方案。一总控,双达标随着对环境问题的全面认识, 环境问题不仅是一个污染问题, 还与人类的政策行为、经济行为和道德意识等密切相关, 传统的环境容量概念存在明显不足:(1) 对环境系统的理解不够全面(2) 不足以涵盖环境对人类发展的支持能力( 3 )以环境容量为基础的环境规划,不能很好地解决未来的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协调问题 3 环境承载力的提出: 环境承载力是环境系统功能外在表现, 即环境系统具有依靠能流、物流和负熵流来维持自身的稳态,有限地抵抗人类系统的干扰并重新调整自组织形式的能力。若将环境承载力看成一个函数, 它至少包括三个自变量, 时间(T)、空间(S)、人类经济行为的规模与方向。环境承载力概念模型: EBC=F(T,S,B) 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 可以将环境系统自身的固有特征视为定值, 则环境承载力随人类经济行为规
环境规划与评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