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乡村民宿设计与地域性表达研究.pdf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68 创意 2021/01
乡村民宿设计与地域性表达研究
文 / 张 倩 马晨光
摘 要: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民宿作为乡村旅游业态,其建设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保护地域文化
有积极的意义。随着我的日益提高,人们对旅游的需求逐渐从观光游览向深度体验过渡,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
民宿需求量也日益增加。通过分析乡村民宿设计与地域性关系,寻求乡村民宿与地域文化融合与发展的契机,探究乡村振兴背
景下的乡村民宿设计表达。
关键词:乡村民宿;地域性;设计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优良设计视阈下设计下乡助力环境建设的路径创新”(20SKGH073);重庆邮电
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乡村振兴背景下设计下乡助推人居环境建设研究”阶段性成果。
一、乡村民宿与地域文化
(一)乡村民宿的概念与设计态势
民宿是指利用当地民居等相关闲置资源,经营用客房
不超过 4 层、建筑面积不超过800 平方米,主人参与接待,
为游客提供体验当地自然、文化与生产生活方式的小型住
宅设施。根据其所在位置进行分类,民宿可以分为城市民宿、
乡村民宿和景区民宿。 民宿用户出行方式的多样性,使得曾经简单的公共休
起初,乡村民宿的出现是为了顺应逆城市化趋势,解 闲区域不再适用。在新的空间设计时,应同时包含交融性
决空心村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 与私人性。公共休闲区域不仅需要能容纳几人或十几人共
大量农村人口流向城市。这一现象致使大批农村房屋、土 同交谈的公共区域,也需要拥有具有一定私人性的区域。
地闲置,环境资源过于浪费,而很多城市居民又向往乡村 具有“交融性”空间性质的公共休闲区域,座位距离一般
环境,渴望体验乡土文化。因此,部分乡村居民开始自发 在 1m- 之间,符合普通关系的社交距离,这种区域
或在政府引领下进行民房改造,用于民宿经营,增加居民 多用于性格开朗活泼、乐于交流的住客,或者成团,互相
收入。随着民宿风潮的日渐火热,商业价值逐渐攀升,民 认识的大队住客。而具有“私人性”空间性质的公共休闲
宿经营逐渐从家庭副业式转向家庭主业式。

乡村民宿设计与地域性表达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学习的一点
  • 文件大小16.33 MB
  • 时间2021-08-0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