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大坝水库坝体灌浆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摘 要:水库坝体是水库大坝施工建设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基础挡水工程,其施工质量,直接决定了水库大坝总体施工质量。但通常情况下,水库大坝施工所处环境比较恶劣,长期运行难免会发生一些质量通病,如坝体渗漏,不但会影响水库大坝的使用年限,而且会对下游居民的生命和财产构成威胁,需要进行加固处理。本文对水库坝体灌浆工程施工技术进行分析。
关键词:水库大坝;灌浆工程;施工工艺
1 水利工程地质条件分析
一般情况下,水利工程施工实践中,大坝与河流主道相连,河水会渗透到坝体内,导致坝体结构处于渗漏状态,对大坝水库的蓄水功能,造成影响,不利于水利工程预期功能的有效发挥。在大坝水库的具体应用环节,坝体常年裸露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受到风化作用导致坝体松散,为安全事故埋下隐患。针对坝体的结构而言,其整体构成为花岗岩,富含石英、正长石等矿物质,弱石化效应较为明显。块石少见砂浆,结构不够紧密。由于坝体的地质条件问题,使得前期对施工技术的要求较高,需要熟练掌握水库坝体的灌浆施工技术和质量要点,并针对灌浆施工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采取科学合理的办法加以控制和解决,在具体的工作中,还应注重坝体的防渗漏设计,提升水库工程的施工质量。
2 水库坝体灌浆工程防渗设计
对坝体的施工灌浆技术的应用需重点关注防渗漏设计,为提高项目施工的精准度,强化坝体的质量,通常情况下,防渗漏的浆孔设计为三排,上游排距以及中游排距控制在1m,下游排距为2m,分三道工序进行施工建设,自上而下进行打孔设计,并且每隔5m留出灌浆口,具体的灌浆数量及压力选择需根据项目工程的实验结果而定,,防渗标准满足q <5LU,施工中应按照先固结,后帷幕的顺序,以此提升工程项目的设计与施工质量,保证坝体加固技术的合理应用。
3 坝体灌浆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防渗体灌浆实验
根据行业施工技术的具体要求,防渗体灌浆实验应安排在大坝左岸0+140m到右岸0+144m的里程段段进行,采用分段孔内循环的灌浆方式,其分段标准通常为5m一段。在具体的实验过程中,水库坝体上下游排以及中间排的水深和压力数值如下表所示;
表1 水深压力数值分布表
由表格中数据可知,水库坝体中游的灌浆压力要高于上游及下游,在防渗体的灌浆技术应用实验中,工作人员应合理分析水库水深和灌浆压力之间的具体关系,合理应用施工技术,提高灌浆施工质量。在具体的施工操作中,应分工序逐步进行,并保持各段压力符合实验结果的要求,而对灌浆技术的要求是,当灌浆量小于1L/min时,应保持灌注时间大于1h,待水库工程整体灌浆结束后,:1的浓度,并进行灌浆封孔操作。当灌浆结束7日后,工作人员应在实验区域内检测灌浆孔的状态,并利用钻孔取芯和压水实验施工技术,对相关的技术应用效果做出评价。根据防渗灌浆实验操作的具体要求,需要至少完成实验型灌浆孔10个,进尺深度在165m,简易压水实验38段,压水段长150m以上。值得注意的是,压水实验结束后,需在原有的灌浆孔内全孔灌入水泥500kg,以此,提升水库坝体防渗体灌浆操作实
水库大坝水库坝体灌浆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