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教育技术参考手册.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3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教育技术参考手册一、基础知识(一) 教育技术 1 、教育技术的含义及其研究内容有关教育技术的定义,国内比较多的是采用美国教育技术协会( AECT ) 1994 年关于教育技术的定义: 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与学习有关的过程和资源; 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是对与学习有关的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试行) 》的定义 2004 年 12月 25 日,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试行)》,该标准对教育技术作了以下定义: 运用各种理论及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实现教育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该定义进一步明确了教育技术的目的是实现教育教学过程优化。 2 、教育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作用以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为核心的教育技术,在现代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中具有多方面的显著作用。 1 .促进实现终身教育、学习化社会和终身学习的理念现代教育技术以其特有的功能为学习的终身化、全民化和个性化提供了有效实施的途径、方式和方法。比如,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持的学习型家庭、学习化社区、学习化城市、学习型组织,正在逐渐营造一个社会处处有教育、学习随时随地可进行的学习化社会;以学习者个性化为基础的网络化课程为每个愿意学习的个体提供了“量体裁衣、按需所求”式的“自助精神餐厅”; 不断持续发展的互联网正在打造一个融生活、学习和工作一体化的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崭新格局;具有非凡的超越时空局限的各种现代信息通讯技术,正在把原本支离破碎、画地为牢的各种教育机构整合成超级教育航母,等等。 2 .引发和支持了教育文化多元化诸多方面的嬗变有学者认为,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文化教育三大基石的内涵和方式。具体说来: 就阅读方式的变革方面来看: (1 )从文本阅读走向超文本阅读; (2 )从单纯阅读文字发展到多媒体电子读物; (3 )同电子资料库对话中高效率检索式阅读。就写作方式的变革方面来看: (1 )从手写走向键盘输入、鼠标输入、扫描输入和语音输入; (2 )图文并茂、声情并茂的多媒体写作方式; (3 )超文本结构的构思与写作; (4 )在与电子资料库对话中阅读与写作的一体化,在远程交流中写作的协同化、群体化。就计算机方式的变革方面来看: (1 )从数字计算走向用基于代码和二进制的数字化模拟及高速运算; (2 )文字的数字化使计算机从语言上升为文化,并使传统文化教育的三大支柱(读、写、算)融为一体; (3) 图像、声音、影视的数字化使人类进入了虚拟现实中计算机仿真世界; 使数字化成为人类把握历史、现实与未来的一种重要文化方式、生存方式、教育模式; (4 )多媒体数据库的设计与制作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运用,将创造出数字化生存环境中的各种新技能。 3 .促进和改变了学习者的认知方式这主要得益于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认知工具”功能。所谓现代信息技术的“认知工具”功能,是指学生借助信息技术,通过积极参与,获得充分的感知信息,激活思维、想象,引导分析、抽象、综合,促使理解、内化、转化,产生意义建构,从而促进认知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和改变学习者的认知方式,或学习者如何借助信息技术的认知功能作用,改善和发展自身的认知方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大方面。(1) 利用多媒体信息集成技术, 创设和展示有意义的情境。利用多媒体技术、局域网络和互联网的优势, 创设丰富生动的社会文化、自然情境或问题情境。这些情境可以是事实性、意境性、示范性、冲突性或探究性的,以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 唤醒学生已有的相关知识经验, 激发学生的思考。创设情境的目的不仅是告知学生“这是什么”, 更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比较、辨别,理解它有什么特点,探索其原因,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思考“为什么”。(2) 利用大容量存储技术, 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 利用图形化交互界面技术, 提供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为了创设这种情境,教师应当把主要的工作放在设计、提供学生自主学习所需要的各种资源上,把精力放在有效引导学生利用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设计上,而不像传统的教学那样,把大量的时间放在讲解上。在实际的教学中,这种自主学习环境的构建,可以利用电子出版物提供形式生动、内容丰富、具有交互功能的学习资源;可以利用网络系统, 从局域网或互联网中获取信息,达到学习资源的共享。(3 )利用超链接技术,构造教学信息内容结构,使之符合人类联想方式的思维特点。超文本和超媒体的技术,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信息的表现形式和内在结构,使学习内容走向形式多样化、思维立体化、交叉化和综合化。在这种学习材料的作用下,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会利用多样化的学习路径,学会从多角度、多层次思考

教育技术参考手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ffy51856fy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