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土地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措施.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土地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措施.doc土地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措施
熊欢
(四川理工学院:化学工程学院四川自贡643000)
摘要:土地荒漠化是指在干旱、半干旱和某些半湿润、湿润地区,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 动等各种因素所造成的土地退化,它使土地生物和经济生产潜力减少,甚至基本丧失。我国 市全球荒漠化面积较大、分布较广、危害较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年来由于采取了一系列有效 的治理措施,荒漠化和沙化整体扩展的趋势已得到初步遏制,但形势依然严峻。
关键词:荒漠化危害防治对策
土地荒漠化
土地荒漠化是指在干旱、半干旱和某些半湿润、湿润地区,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各种 因素所造成的土地退化,它使土地生物和经济生产潜力减少,甚至基本丧失。土地荒漠化大 致有四类:一是风力作用下的,以出现风蚀地、粗化地表和流动沙丘为标志性形态;二是流 水作用下的,以出现劣地和石质坡地作为标志性形态;三是物理和化学作用下的,主要表现 为土壤板结、细颗粒减少、土壤水分减少所造成的土壤干化和土壤有机质的显著下降,结果 出现土壤养分的迅速减少和土壤盐渍化;四是工矿开发造成的,主要表现为土地资源损毁、 植被破坏、地表裸露、土地流失殆尽,土壤质地出现沙化、颗粒变粗、土壤有机质及养分含 量减少、保水保肥性能减弱【1】。(环境学概论吴彩斌,雷恒毅,宁平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 社 2005-06 28 页)
荒漠化的危害
荒漠化及其引发的土地沙化被称为“地球溃疡症”,已成为严重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 展的重大环境问题,荒漠化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荒漠化破坏土地资源,使可利用土地面积减少。荒漠化使耕地、草场、林地等可利用土地资 源生产力丧失,沦为沙地。荒漠化使土壤肥力降低。

荒漠化造成森林锐减,天然植被大量死亡。荒漠地区的植物在极端的自然条件(干旱缺水, 冬严寒夏酷暑,昼夜温差大,日照强,风蚀沙埋,土壤粗粒化,多盐碱、石膏等)和长期进 化过程中,成功地发展了许多适应机制(包括生态的、生理的、形态结构的、行为的、遗传 的,等等),其中许多野生植物是防治荒漠化生物措施的重要植物资源。[2](荒漠化与防治教 程赵景波,罗小庆,邵天杰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4 17-18页)

洪峰流量增大,形成洪涝灾害,枯水流量减少,断流时间增加,如黄河近年在中下游出现的 断流现象。还有像一些湖泊干涸的现象,它们只能随上游来水的丰歉,变成间歇性积水的湖
泊,像黑河末端的两个著名湖泊一嘎顺诺尔和索果诺尔。地上径流增加,地下径流减少,水 蚀作用加大,水质变坏,甚至在一些地方,地下水位下降,为土地资源的退化创造了恶性循 环的条件。一些地区地下水位提高,土壤发生次生盐渍化,有些河湖滩地天然绿洲的沼泽土、 草甸土逐渐像盐渍化土壤演变。其演替序列为沼泽土(草甸土)一盐化草甸土一草甸盐土一 矿质(结壳)盐土。

土地在沙漠化过程中产生一系列沙尘物质,在风力作用下同时对环境发生严重污染。以地表 蠕移和跃移状态的风沙流以及细沙以上各种沙质沉积物的污染主要限于沙漠化地区:而以悬 浮状态运动的沙质物质(主要是部分极细沙及其以下的微沙,特别是粉尘),则可以扩及沙 漠化地面以外的广大空间,尤以与大风伴生的沙尘暴的污染最为强烈,成为我国环境影响范 围最大、危害

土地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措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雄
  • 文件大小87 KB
  • 时间2021-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