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自生能力、经济转型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反思.doc


文档分类:经济/贸易/财会 | 页数:约1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自生能力、经济转型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反思
经济研究林毅夫
内容提要:现有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把企业具有自生能力作为暗含的前提。但是
,转型中国家和其他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却因政府的赶超愿望,进入不具比较优势的产
业而不具自生能力。当经济中大量企业缺乏自生能力时,实行根据新古典经济学所制定的
改革或转型政策,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而且,可能给社会带来巨大痛苦。本文主张,在
分析社会主义经济、转型经济和发展经济问题时,放弃现有的新古典经济学体系中企业具
有自生能力的暗含前提,把企业是否具有自生能力作为一个具体的考虑变量,这是新古典
经济学理论的必要发展。
关键词:自生能力理论前提转型经济学
一、前言
从1978年到1990年,中国的改革和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人民生活水
平和收入明显提高,城乡收入差距缩小(国家统计局,2002,第17页,94页,148页)。中
国的改革所取得的成绩堪称人类经济史上的奇迹,但是当时国际经济学界许多经济学家不
看好中国的改革。他们认为市场经济应以私有产权为基础,而中国的国有企业没有私有化
,资源配置实行的是双轨制,国家计划还在发挥相当重要的作用。他们认为,中国的经济
转型虽因具有农业劳动力的比重高、对人口的补贴低、海外华侨多、经济较为分权等有利
的起始条件而在一定时间内取得成效(Balcerowicz,1994;Woo,1993;Sachs and Woo,
1994 and 1997;Qian and Xu,1993),但是双轨制会导致配置效率的损失、寻租行为、
国家机会主义的制度化等,是一个最糟糕的制度安排。有些经济学家甚至认为中国的转型
最终会因为改革不彻底而失败(Murphy,Schleifer,and Vishny,1992;Sachs,Woo an
d Yang,2000)。
当时多数经济学家看好前苏联、东欧的改革,因为这些国家基本上是按照现代主流的
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原则来进行改革。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在波兰、捷克、俄国等国家推行
的“休克疗法”,它包含三方面内容:价格完全放开;全面、大规模、快速地实现私有化
;消除财政赤字,维持宏观经济的稳定(Lipton and Sachs 1990;Blanchard,Dornbusc
h,Krngman,Layard,and Summers,1991;Boycko,Shleifer and Vishiny,1995)。这
三项是西方主流经济理论所认为的一个有效的经济体系的最基本内容。他们认为前苏联、
东欧的改革虽然比中国起步晚,但很快会超过中国。而中国由于改革的“不彻底”,经济
内部的矛盾可能会引发种种困难。
转眼又是10年过去了,事实却与20世纪90年代初的许多著名经济学的预言恰恰相反,
中国经济继续保持了快速增长。而推行“休克疗法”的国家反倒出现了极其严重的通货膨
胀和倒退。他们的改革并未出现西方主流经济学家预期的效果。在东欧国家中,波兰经济
发展最好,国内生产总值下跌20%左右,但是,波兰并没有真正推行“休克疗法”,虽然
价格全面放开了,但是,绝大多数大型国有企业没有私有化(World Bank,1996;Dabrow
ski,2001)。
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确实出现了不少问题,如国有企业改革在90年代仍未完
成;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有所拉大;金融体系等方面的许多问题仍有待解决。但另一方面
,%,;对外
%的年均增速(国家统计局,2002,第17页,94页)。人民生活水平得到
大幅度提高,中国经济发展也为国际经济做了很大贡献,东南亚经济危机发生时,人民币
没有贬值,对东南亚经济在短期内得到恢复和增长起了很大作用。
中国经济改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已经取得了许多实实在在的成就,但是,国际上一些
主流经济学家为什么不看好中国呢?参与了前苏联、东欧改革的萨克斯(Jeffry Sachs)
、费雪(Stanley Fisher)、布兰洽(Oliver Blanchard)、斯莱夫(Andrei Shleifer)
、维希尼(Bobert Vishiny)、登布胥(Rudiger Dornbusch)、克鲁格曼(Paul Krugma
n)、拉亚德(Richard Layard)和萨默斯(Lawrence Summers)等哈佛、MIT的教授都称
得上是大师级的经济学家,许多前沿理论都是他们研究、发展出来的,但他们

自生能力、经济转型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管理资源吧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1-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