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高边坡滑坡勘察及处理分析
摘要:我国道路建设最近几年发展非常迅速。近年来,随着我的不断发展,各类的基础设施不断建成,高速公路作为国家经济命脉,其建设发展的意义尤为重要。随着建成通车的高速公路越来越多,交通流量也越来越大,因此高速公路的边坡稳定性控制问题十分值得关注。
关键词:高速公路;高边坡滑坡勘察;处理分析
引言
道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带动我国整体经济建设发展迅速。随着我国交通的快速发展,原有部分道路因不能满足使用要求而进行改扩建,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各种不可预见的情况,针对出现的问题需采用相应的工程技术。
1高速公路边坡滑坡的成因分析
,滑坡发生的必要条件之一便是土坡前方有一定的滑动空间,通常称之为滑动临空面。因此在高速公路的建设中,其形成的高边坡临空面为滑坡提供了必要的边界条件,使得滑坡更易于发生。,在高速公路的高边坡中,其含水量及渗流路径也会对边坡的安全系数造成影响。当边坡表面发生渗水,使得边坡土体中的含水量达到土体的饱和含水量时,就会造成土体的抗剪能力大大降低,在重力的作用下发生滑坡。,地震与爆破是从动力特性方面对土坡造成影响,主要体现在破坏土体内部的结构,使结构面发生松弛甚至破碎,在加上降雨或地下水的侵蚀,整个土体边坡的稳定性会大打折扣。另外由于主震发生后,通常还会伴有一些余震,也会导致土体边坡在持续的动力作用下发生更大程度的破坏,使其发生滑坡等灾害。工程爆破对边坡的影响和地震的作用类似,也是由于强大的振动效应造成土体结构的破坏。
2工程案例分析
某地的高速公路采用高填土路基,其中的K11+280、K15+800两段路基位于复杂的丘陵地形中的山前冲沟地带,由于特殊的地形和地质构造,使得该高速公路的两段路面在建成两年之后出现了较多的裂缝。其中,K11+280路段的裂缝范围在一级路堤和二级路堤中最高值分别有
10.0m和19.0m;K15+800出现的裂缝范围最高达15.0m。这两段路段分别为二级深填方路段和一级深填方路段。
根据地勘报告显示,桩基以下均为黑色页岩和红色砂岩,裂隙发育,且施工区域地处醴陵市城区,无法进行爆破施工。并结合边坡实际施工情况,最大限度利用已施工的坡面防护及减小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故选择采用人工挖孔。
正式施工前,对实际施工单位及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提交施工现场的施工图纸、地下水文资料和地质勘探资料。制定详细的施工质量管理措施,确定施工顺序及雨季施工技术措施按现行国家技术标准、隐蔽工程验收及验收评定标准等规范验收,要求达到合格标准,并确保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根据设计图纸,抗滑桩分别位于坡脚、第一级平台、第二级平台3个区域。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结合施工图纸,确定抗滑桩施工顺序及施工批次如下:抗滑桩施工分3批进行(间隔2根桩跳槽开挖),自坡脚第1根桩开始开孔,跳槽2根间隔开挖(开挖桩号1#、4#、7#、10#、13#、16#、18#、21#、24#),第一次开挖9根桩,第二次开挖9根桩(开挖桩号2#、5#、8#、11#、14#、17#、19#
高速公路高边坡滑坡勘察及处理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