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任职教育特点构建士官教材体系.doc按任职教育特点构建士官教材体系
摘要:教材是教学的载体,在人才培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作者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出了构建士官教材体系的方法:1、按照士官任职能力的要求,准确定位教材体系;2、根据士官认知特点,确定士官教材的内容结构;3、根据士官教学特点,确定士官教材载体样式。
关键词:任职教育士官教材体系
教材是教学过程中,教员用来协助学员学习,达到教学目标的各种知识信息材料。通过调查,笔者发现当前士官任职教育普遍存在着教材结构不合理、教材内容陈旧、教材体系学历化的倾向,这不仅影响到士官任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而且严重地制约了士官任职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加强教材体系的建设迫在眉睫。
一、按照士官任职能力的要求,准确定位教材体系
随着新士官制度的实施,士官的地位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专业技能培训上,士官不仅是义务兵的“教练员”,也是自身被提高的对象;不仅是部队基层重要的组织者,更是工作一线关键的操作使用人员。从士官的岗位的特点,我们可以概括出士官任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应确定为:培养具有中专(大专)学历,适应军队现代化建设和军事斗争需要,德、智、军、体全面发展,实践能力强,会管理,能组训,胜任岗位工作的高级技能型人才。这一培养目标就要求作为教学载体的教材,必须按照士官岗位任职能力的要求构建教材体系,强化实践性教学,重视创新精神、独立解决问题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从士官的任职教育实践来看,在校培训的士官层次不同,有初级士官,有高级士官;培训的时间也不同,长者一两年,短者几周。如果不同的学制都重新编写教材,势必造成资料的浪费,既要保证符合教学对象的培养要求,又尽可能地利用现有资源,这就要求教材编写的结构具有灵活性,具有可裁剪性。同时,士官任职教育具有长期性:有在院校学习,有在部队实习学习,甚至毕业后学员可以根据所学专业自学。这就要求士官任职教育教材尽量采用模块化组织,具有一定的可剪裁性和可拼接性,可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将内容模块剪裁,拼接成不同类型的知识体系---
“宽基础,活模块”的教材体系。
“宽基础,活模块”的教材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代任职教育的理念。即,在某课程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增加数个可供选择的、不同专业方向的学习内容―――选修模块,学校或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灵活取舍;同时,教材中还为有进一步学习和深造愿望的学员留出与更深的知识相衔接的接口,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教材的灵活性。士官任职教育教材应该在士官任职教育总培养目标的指导下,确定基本目标,具体目标(能力模块),确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确定知识点,构建整个专业知识系统。只有这样建设教材,才能适应任职教育教学特点,培养出适应周期短,创新实践能力强的学员。因此,士官教材必须放弃以学科为中心安排教材体系的做法,围绕应用能力这条主线来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建立新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以及学生所应具备的相关能力培养体系,构建职业能力训练模块,加强学生的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的培养,保证士官毕业生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宽、素质高的特点。
二、根据士官认知特点,确定士官教材的内容结构
一般来说,士官学员的思维形式多趋于表象性,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综合归纳、举一反三的能力相对较弱
按任职教育特点构建士官教材体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