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无锡市?无锡市地图无锡市位于北纬 31 °7′至 32 °2′,东经 119 ° 33 ′至 120 ° 38 ′,长江三角洲江湖间走廊部分,江苏省东南部。东邻苏州,距上海 128 公里;南濒太湖,与浙江省交界;西接常州,去南京 183 公里;北临长江,与泰州市所辖的靖江市隔江相望。 1历史 2地理 3气候 4环境 5资源无锡市-历史无锡历史地图无锡始于西汉高祖五年( 公元前 202 年) 建县,属会稽郡。三国时,孙吴废无锡县,分无锡县以西为屯田,置毗陵典农校尉。西晋太康二年(281 年) 复置无锡县,属毗陵郡。元元贞元年(1295 年) 升无锡为州,属江浙行中书省常州路。②明洪武元年(1368 年) 又降州为县,属中书省常州府。清雍正二年(1724 年) ,分无锡县为无锡、金匮两县,均属常州府。民国元年(1912 年) 两县仍合而为一,复称无锡县,属苏常道。民国 16 年(1927 年) ,无锡县直属江苏省。 1949 年4月 23 日无锡解放后,分无锡县为无锡市、无锡县,无锡市直属苏南区。 1953 年建江苏省,无锡市为省辖市。 1983 年3月1 日实行市管县体制,无锡市辖江阴、无锡、宜兴 3 县。 1987 年4 月、 1988 年3 月、 1995 年6月江阴、宜兴、无锡先后撤县设市。 2001 年1 月,撤锡山市(原无锡县)设锡山区、惠山区。无锡市-地理无锡市无锡市位于北纬 31 °7′至 32 °2′,东经 119 ° 33 ′至 120 ° 38 ′,长江三角洲江湖间走廊部分,江苏省东南部。东邻苏州, 距上海 128 公里; 南濒太湖, 与浙江省交界; 西接常州, 去南京 1 83 公里;北临长江,与泰州市所辖的靖江市隔江相望。无锡市为江苏省省辖市,全市总面积为 平方公里( 市区 1659 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 平方公里) ,其中山区和丘陵面积为 782 平方公里, 占总面积的 % , 水面面积为 1502 平方公里, 占总面积的 % 。 2006 年耕地面积为 2180535 亩。③无锡市境内以平原为主, 星散分布着低山、残丘。南部为水网平原; 北部为高沙平原; 中部为低地辟成的水网圩田; 西南部地势较高,为宜兴的低山和丘陵地区。宜兴地区山体均作东西向延伸, 绝对高度 500 米以上,最高峰为黄塔顶,海拔 米。锡山、江阴和市区的山丘总体上呈北东、北东东走向,其高度由西南往东北逐级下降。最高峰为惠山的三茅峰, 海拔 米。无锡市-气候无锡太湖无锡市属北亚热带湿润区,受季风环流影响,形成的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 气候温和,雨水充沛, 日照充足, 无霜期长。气温,1 月平均气温在 ℃左右;7 月平均气温在 28 ℃左右。全年无霜期 220 天左右。无锡市区年平均降水量在 1048 毫米。雨季较长, 主要集中在夏季。全年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属湿润地区。无锡市区日照时数 小时。常见的气象灾害有台风、暴风、连阴雨、干旱、寒潮、冰雹和大风等。由于受太湖水体和宜南丘陵山区复杂地形等的影响, 局部地区小气候条件多种多样,具有南北农业皆宜的特点,作物种类繁多。无锡市-环境无锡市城市建设④跨进新世纪以来, 无锡市城市建设步入了一个高速发展阶段, 无锡将依据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 拓宽城市骨架, 完善城市功能, 建设湖滨城市、山水城市特色。三年内无锡将对城市基础设施等持续保持每年 100 亿左右的投资量,力争一年有突破性变化,三年基本改变城市面貌,塑造无锡城市新形象,全面提升无锡的投资环境。无锡市城市信息化建设以信息网络建设、信息产业发展、信息技术应用为重点,统筹规划, 协调发展, 取得了明显成效。网络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围绕网络宽带化和信息化小区建设两大重点, 加快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年初, 无锡电信成为继南京后江苏省第二个数据出口局, 由原来的省网节点提升为国家骨干网的核心层节点, 无锡电信宽带网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期,无锡电信已基本建成覆盖全市的宽带 IP 城域网,信息化小区建设迅猛发展,已签约 170 个, 其中益都苑小区已初步选定为江苏省信息化示范小区。无锡广电 20 万户双向改造工程也正在建设中。无锡市-资源无锡宜兴市水文水资源: 全市共有大小河道 3100 多条, 总长 2480 公里。市区河道总长 150 公里, 平水期水体容积 800 万立方米。太湖为江南水网中心,面积 平方公里,总蓄水量为 8 亿立方米,年平均吞吐量约 52 亿立方米。因此,无锡地表水较丰富,外来水源补给充足。地下水资源据不完全资料测算,市区储量为 6349 万立方米,年补给量为 6453 万立方米。物产资源:无锡市具有开采价值
无锡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