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简析材料类专业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论文.doc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简析材料类专业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论文
0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高等学校不断深化教学改 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主动适应现代社 会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日益提高的要求。在这样的形势下,作 为材料类专业基础课的物理化学的教学课时数明显压缩,教学内容 不断更新。因此,需要积极推进课程体系改革,充实和更新教学内 容,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从而全面提高物理化学课程的 教学质量和效果。结合江苏科技大学材料类专业的办学定位、人才 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笔者对材料类专业物理化学教学做了一 些改革尝试,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成效显著。
1充实和更新教学内容
物理化学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从研究化学现象和物 理现象的联系入手,应用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探求化学 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物理化学课是高等工科院校材料类专业的一 门理论基础课程。课程内容面广、量大、更新快,数学推导多、逻 辑性强,理论性、实践性高。自2000年以来,物理化学课程一直是 江苏科技大学校级重点建设课程,xx年入选首批校级精品课程建设 项目,XX年被评为江苏省精品课程。XX年以前,江苏科技大学金属 材料工程、焊接工艺与技术、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等材料类专业一
直采用程兰征教授等所编《物理化学》为教材,化工类专业的学生 一直采用天津大学所编《物理化学》为教材。为明确教学目的和要 求,保证教学质量,在参照有关《综合性大学化学化工专业物理化 学教学大纲》和《高师物化标准化考试大纲》的基础上,以《高等 工业学校物理化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为依据,充分考虑在教学的 内容组织上注意处理好该课程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关系与基本知识、 基础理论与实际应用的关系以及后续课程的关系,结合江苏科技大 学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生源情况及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 案,XX年物理化学课程针对不同专业特点分别设置为:56学时(含 实验8学时)的物理化学A (适用于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金属材 料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等材料类专业)和88学时(含实验16学 时)的物理化学B (适用于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环境工程等化工类 专业)两大不同系列;并采用天津大学所编的《物理化学》作为统 一教材。经过10年的实践和研究,江苏科技大学目前材料类专业物 理化学在教材、教学内容和学时的分配为:绪论、热力学第一定 律,7课时;热力学第二定律,7课时;多组分系统热力学,5课 时;化学平衡,4课时;相平衡,7课时;电化学,6课时;表面现 象,6课时;化学动力学,6课时。这样的安排有利于教学质量和效 果的提高。
考虑到学生毕业后要从事教学、科研、开发等工作的实际,江 苏科技大学物理化学教学团队在参照国家教委综合性大学的理、工 科《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制定了与江苏科技大学物
理化学实验的教学和科研特色相适应的教学大纲,编写了《物理化 学实验》讲义,10年来先后3次对其进行了修订。材料类物理化学 实验教学时数为8学时,至少开设2个实验,学生必须按要求完成 一个必开实验和至少一个选开实验。必开实验为燃烧热测定,选开 实验为过氧化氢分解动力学测定、纯液体饱和蒸汽压的测定、碳酸 钙分解压的测定、二组分合金相图的测定、粘度的测定、电动势的 测定、电导的测定及应用等。学生实验成绩按10%

简析材料类专业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雄
  • 文件大小86 KB
  • 时间2021-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