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综合养殖技术.doc肉牛综合养殖技术
摘要从选用良种养殖、科学饲养、疫病防治等方面,探讨提高肉牛 养殖效益的综合措施,以供肉牛养殖户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肉牛;养殖;综合措施
中图分类号S823. 9+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 (2013) 06-0266-02
采取综合措施,提高肉牛养殖效益,不仅能够提升肉牛养殖户的经营 效益,而且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的肉食消费需求。
1选用肉牛良种养殖
采用目前较为先进的肉牛冻精改良技术,选育选配肉牛良种进行养 殖,避免近亲繁殖带来的危害,有效提高肉牛的生产性能。
2实施肉牛科学饲养
2. 1满足肉牛的营养需要
在保证足够粗饲料的基础上,根据肉牛不同生理阶段的特点以及经济 效益进行日粮配合。日粮应营养全面,种类多样,适口性好,易消化。精 料、粗料以及青饲料要合理搭配。其中,犊牛应及早哺足初乳,适时喂食 优质粗饲料以锻炼其消化器官;育成牛的日粮配合应以粗饲料为主,精饲 料为辅;育肥牛以高精料日粮为主,经过短期优饲使牛达到出栏标准;繁
殖母牛妊娠后期要进行补饲以保证胎儿正常的生长发育;哺乳母牛需增加 能量饲料并补充蛋白质饲料、钙及磷[1]。
2. 2保证肉牛适宜的饲养条件
(1) 夏、秋季节每隔15〜20 d,冬、春季节每隔30 d,要对肉牛圈 舍、饲养器具进行彻底消毒,保持饲养环境清洁卫生,防止病原微生物的 滋生和蔓延。
(2) 要保证肉牛充足的饮水和运动。饮水要求水质干净,无污染, 冬季应适当饮用温水。舍饲牛每天要保持3〜4 h的自由运动。
(3) 每天要刷拭牛体1〜2次,保持牛体清洁。要对断奶犊牛和育肥 前架子牛及时进行驱虫。要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适时有计划地进行免疫 接种。夏、秋季要注意防暑降温,冬、春季要注意防寒保暖,使不同生理 阶段的牛只处在适宜的温度(犊牛13〜25 °C,育成牛4~20 °C,育肥牛 10〜20 °C)条件下,充分发挥其各自的生产性能[2]。
肉牛的哺乳期一般为6个月。习惯上以6月龄为界,将6月龄以前的 牛称为犊牛。犊牛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成年时的体型结构和生产 性能。如果没有良好的饲养管理,犊牛的优良性状就难以充分发挥和提高。 因此,加强犊牛饲养管理是发展优质高效肉牛业的前提。
对于犊牛,要尽早哺喂初乳(母牛分娩后4〜7 d所产的乳,含有较 常乳更多的蛋白质、矿物质和VA,蛋白质中含有大量免疫球蛋白,能有效 地增强犊牛的抗病力,对犊牛具有独特的生物学功能),最好是在犊牛出
生后1 h内,最多不超过2 h喂初乳,其方法是将犊牛引至消毒过的乳房 下,挤岀乳汁于手指上,让犊牛舔食,再引至乳头使犊牛自行吮乳。一些 母牛由于初产或产后疾病等原因导致缺乳,其犊牛可喂人工初乳,配方为: 鸡蛋2〜3个,盐9〜10 g,新鲜鱼肝油15 mL,鲜牛奶500 mL,充分调匀 后加热至35〜38 °C,然后用奶瓶或奶桶喂给犊牛,每天3〜4次。肉牛以 随母哺育为主,若母牛因疾病导致缺奶,要采用人工哺育的方法,常乳量 为犊牛体重的8%〜12%,分3次用奶桶或奶瓶饲喂,奶温35〜38 °C,不 能变质。
肉牛早期补饲:一是补饲植物性饲料。出生后2周投喂优质青干草, 自由采食;随后补充犊牛开食混合精料,开始时日喂20 g,适应几天后逐 渐加量
肉牛综合养殖技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