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元宵节由来与典故1.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节典古 中国人的“狂欢节”-元宵节
元宵节俗名“正月半”,在古代也叫“元夜”、“元夕”,意思是第一个月圆之夜。道教称之为“上元节”,认为这是天官赐福的日子。老百姓也叫它“灯节”,因为元宵的核心活动是夜游观灯。
E-mail文化传播网
背景音乐:闹元宵
1
2
从国家祭祀到全民同乐
元宵节起源于汉武帝创立的泰一(太一)祭祀。按照当时的观念,泰一神是最高天神,居住在北极星,乘坐帝车(即北斗星)巡游宇宙。泰一祭祀四季都有,但最重要的祭祀时刻是正月上辛日。
3
。《史记·孝武本纪》里说:“汉家常以正月上辛祠太一甘泉,以昏时夜祠,到明而终。常有流星经于祠坛上。使僮(童)男僮女七十人俱歌。春歌《青阳》,夏歌《朱明》,秋歌《西暤》,冬歌《玄冥》。”这个祭祀的时间在正月上旬的辛日,尚未确定在十五日,但时间接近,而且是夜里举行,应该有灯火。童男童女七十人唱歌,也和后来元宵节歌舞活动类似。
4
特别是其中所说的“常有流星经于祠坛上”,象征着生殖万物,这和后来元宵节普遍流行的求子活动相互一致。因此,从唐朝开始,人们就把它当作元宵节的起源了。例如,《艺文类聚》卷四里就说:“今夜游观灯,是其遗迹。”
5
汉武帝的泰一祭祀,我们想象一下,它更像一种庙堂之上的国家仪典,似乎和后世的“民间狂欢”还有点距离,是这样吗?
当然,泰一祭祀本身是皇家祭祀,还不是民间节日。
6
到东汉末年,正月半才开始成为节日。由于史料缺失,我们只知道当时民间有敲鼓活动。南北朝时代,百姓在这一天用膏糜祭祀地神,祈求一年蚕事丰收。膏糜,也叫膏粥,用大米粥加上油脂做成。这是当时的元宵节食品。而皇家与贵族则张灯结彩加以庆祝。
7
隋初,元宵节完全成熟。《隋书·柳彧传》说,柳彧上书隋文帝:“窃见京邑,爰及外州,每以正月望夜(即正月十五之夜)充街塞陌,聚戏朋游,鸣鼓聒天,燎炬照地,人戴兽面,男为女服,倡优杂技,诡状异形
8
灯火明亮,鼓乐喧天,化装游行,杂技表演,现代元宵节的主要内容都出现了。不过,隋文帝担心民众狂欢有悖礼仪,下令禁止了
9
随着经济繁荣,隋炀帝大业六年(610年)正月,政府开始举办元宵庆祝:“帝以诸藩酋长毕集洛阳,丁丑(正月十五),于端门街盛陈百戏,戏场周围五千步,执丝竹者万八千人,声闻数十里,自昏至旦,灯火光烛天地;终月而罢,所费百万。自是,岁以为常。
10

元宵节由来与典故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dwd123321123
  • 文件大小2.69 MB
  • 时间2021-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