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医-黄柏:清湿热-降实热-退虚热.doc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黄柏
清湿热
降实热
退虚热
 
   
 
 
 
 
 
 
 
     
 
 
 
 
 
  黄柏为芸香科落叶乔木黄柏和黄皮树除去栓皮的树皮。性味苦、寒,归肾、膀胱、大肠经,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热除蒸之功。
  黄柏为临床之常用药,治疗病证甚多,然其总要为退热,但所治之热有虚实之别,有是否兼挟湿邪之异。笔者临床上主要用其三个方面,即清湿热,降实热,退虚火。
  清湿热
  黄柏性味苦寒,苦以燥湿,寒以清热,故为清利湿热之佳品,而其入肾与膀胱大肠经,对下焦湿热所致的泄泻、带下、淋症、痹证、遗精等更为适宜。其治湿热下利,多与白头翁、秦皮、黄连同用,即白头翁汤。或与赤芍同用,以清热凉血,解毒治痢,如钱乙黄柏丸。对于湿热带下,黄浊秽臭者,常以黄柏与车前子、白果、山药、芡实等同用,如《傅青主女科》之易黄丸,笔者学习张志远先生经验,加入仙鹤草、鸡冠花,效果更增一筹。治疗湿热黄疸,黄柏与栀子、甘草配伍,笔者将其加入先师刘渡舟创制的柴胡解毒汤(柴胡、黄芩、茵陈、凤尾草、土茯苓、重楼、生甘草)中,可以增强疗效,对于各种肝病之阳黄,转氨酶、胆红素升高者,疗效显著。对于湿热淋证,症见小便频数短涩,滴沥刺痛,欲出未尽,小腹拘急,或痛引腰腹者,常与车前子、滑石、木通等同用。若湿热蕴结而致癃闭不通者,常与知母、肉桂等同用而取意外之效,此即《兰室秘藏》之通关丸。若湿热之邪扰于精室,出现梦遗滑精,伴尿色赤浊,尿涩不爽,余沥不净,口苦咽干,茎中作痛,苔浊腻,脉濡数者,可以黄柏配伍知母、珍珠粉为丸服取效。
  黄柏对于湿热痹证也有佳效。如对于湿热下注着于下肢,导致足膝红肿疼痛,屈伸不利者,可与苍术同用,即二妙丸,也可加入牛膝以提高疗效,即为三妙丸。根据临床需要,还可以加入苡仁、木瓜、防己,效果更佳。另外,对于湿热痿证也常应用,笔者有一临床常用方五痿汤,出自《医学心悟》,方由黄柏、知母、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当归、苡仁、麦冬组成,治疗气血不足、湿热浸淫者,效果确实。1988年,笔者时在四川,曾治一特级教师,全身痿软,不能下地行走,关节不红不肿,病已3月,诊断不清,中西医诊治无效,恰逢我在当地支教而求医,辨证为气血不足、阳明虚损,而湿热浸渍,正虚邪恋,遂在原方基础上加入黄芪70克、牛膝15克、忍冬藤30克、五味子10克,不料药房误将黄芪投至170克,结果患者服药1周后可以下床行走,1个半月后诸症恢复正常,众同仁都叹为奇迹。
  对于湿热入血而致的湿疮(即湿疹),黄柏既清热燥湿,又泻火解毒,故为治疗湿疮之常用药,尤其对于湿疹发于腰以下者,更为适宜。笔者治疗此证,常以四妙散为基本方加入凉血燥湿之品,如苦参、地肤子、荆芥、蝉蜕、当归、赤芍、旱莲草、大蓟等,取效甚捷。而配合黄柏煎水湿敷,或研细粉后以凡士林调涂,能更快促进康复。
  降实热
  黄柏不仅为清热燥湿之要药,亦能泻火解毒,故为实火热证之常用之品,多用于治疗火热毒盛所致的痈疡肿毒,目赤肿痛,口舌生疮等。如治疗痈疡肿毒,常与黄连、黄芩、栀子配伍,为黄连解毒汤,再加入双花、连翘、公英、地丁等,对于各种疮疡疔毒,甚至丹毒均有疗效。另外,黄柏除内服外,还可以外用取效。例如,对于疮疡未溃者,可以黄柏与大黄各等分打粉,外敷有效。对于目赤肿痛,也可以用黄柏加菊花

中医-黄柏:清湿热-降实热-退虚热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科技星球
  • 文件大小68 KB
  • 时间2021-08-1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