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医-茵陈-田基黄:清热利湿.doc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茵陈
田基黄
清热利湿
 
   
 
 
 
 
 
 
 
     
 
 
 
 
 
  茵陈、田基黄为临床常用的清热利湿药对。
  茵陈为菊科植物滨蒿或茵陈蒿的干燥地上部分。味苦、 辛,性微寒。归脾、胃、肝、胆经。具有清热利湿,退黄之功效。主要成分滨蒿含挥发油,油中成分有香芹酮、 对-聚伞花素、苎烯、紫苏烯、α-水芹烯、百里香酚、α-蒎烯、β-蒎烯、 松油醇-4、马鞭草酮、萘、芳甲基苯乙酮,另含滨蒿素、对羟基苯乙酮及绿原酸等。茵陈含挥发油,油中成分有月桂烯、苎烯、桉油精、α-蒎烯、莰烯、α-姜黄烯、达瓦酮、茵陈炔酮、丁香酚、异丁香酚、萘、苯甲醛、龙脑,另含茵陈色原酮、6,7-二甲氧基香豆素(即滨蒿素)。另据报道,从茵陈蒿地上部分分得茵陈蒿素A、B。
  田基黄为藤黄科植物田基黄的全草。味甘、苦,性凉,归肺经、肝经、胃经。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散瘀消肿之功效。田基黄全草主要成分含摁贝素,紫金牛醌,三十烷醇及2,5-二羟基3-烷基苯醌类衍生物,还含有三叶豆甙,金丝桃甙,异鼠李素-3-半乳糖甙,芸香甙,槲皮素-3-鼠李糖基(1→2)半乳糖甙,异鼠素-3-刺槐二糖甙,毛里求斯排草素及两种新黄酮醇甙,即槲皮素-3-(2,6-二吡喃鼠李糖基吡喃哺半乳糖甙)和异鼠李素-3-(2,6-二吡喃鼠李糖基吡喃半乳糖甙,田基黄还含有槲皮甙、异槲皮甙、槲皮素-7-鼠李糖甙、3,5,7,3′,4′-五羟基黄酮-7-鼠李糖甙、田基黄灵素、田基黄棱素A、湿生金丝桃素B、绵马酸BBB、双脱氢GB1a、田基黄绵马A、B、C,白绵马素iBiB、田基黄灵素G、地耳草素A、B、C、D。
  配伍功效
  茵陈味苦降泄,寒以清热,入脾胃肝胆经,善清利脾胃、肝胆湿热而退黄。田基黄苦凉清热解毒消肿,归肝经可退肝经湿热。《本草经疏》载:“茵陈,其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疸,通身发黄,小便不利及头热,皆湿热在阳明、太阴所生病也,苦寒能燥湿除热,湿热去,则诸症自退矣。除湿散热结之要药也。”《别录》曰:“茵陈生太山及丘陵坡岸上,五月及立秋采,阴干。治通身发黄,小便不利,除头热,去伏瘕。”《玉机微义》云:“茵陈治发黄,脉沉细迟,肢体逆冷,腰以上自汗。”《生草药性备要》载田基黄:“治酒病,消肿胀,敷大恶疮,理疳疮肿。
”《质问本草》曰其:“涂火毒,消阳症结疽。”《福建民间草药》云其:“活血,破瘀,消肿,解毒。”故二药伍用,清利湿热,相须为用,清肝利胆退黄。
  药理作用
  茵陈 茵陈水煎剂具有利胆护肝作用。茵陈煎剂对人型及牛型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对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白喉杆菌及痢疾也有抑制作用,挥发油能抑制或者杀灭某些真菌。茵陈水浸剂有降压作用。茵陈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有抑制作用。茵陈具有促进家兔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灶及主动脉粥样硬化病灶消退的作用,显示出良好的抗粥样硬化作用。茵陈黄酮类化合物的抑制脂质过氧化能力较强。茵陈具有减轻高脂血症大鼠肝脏脂肪变性的作用。茵陈可使肾小管上皮细胞溶酶体免受顺铂的损伤。
  田基黄 田基黄总黄酮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和抗病毒作用。田基黄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田基黄苷能显著降低肝纤维化大鼠血清中TBIL、DBIL、 AST、PC-Ⅲ、HA、LN的水平及肝组织中Hyp的含量,还能减轻肝

中医-茵陈-田基黄:清热利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科技星球
  • 文件大小69 KB
  • 时间2021-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