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分子病理学( molecular pathology ) 在蛋白质和核酸水平上, 应用流式细胞术、原位杂交技术等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过程的病理学分支学科。分子病理学揭示了由于基因组错误引起的分子化学结构缺陷和指导氨基酸合成的碱基序列的错误等疾病基础。利用原位杂交技术,在组织切片和细胞培养液中,可以看到一些特殊基因和他们的 m RNA 的存在。极小量的核酸可用对研究基因特异性的寡核苷酸引物聚合酶链反应( PCR )进行扩增。 2. 细胞黏附分子( cell adhesion molecules , CAM ) 细胞黏附分子是由细胞产生、存在于细胞表面、介导细胞与细胞间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相互接触和结合的一类分子。 CAM 大多为糖蛋白,少数为糖脂,分布于细胞表面或细胞外基质间中。 CAM 是维持细胞生物体正常发育、生长、形体及组织器官正常结构与生命活动的一类重要分子。 3. 肿瘤干细胞(Tumor stem cells) 存在于肿瘤组织中的一小部分细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不定向分化潜能、高致瘤性和耐药性。 4. 小干扰核酸( small interfering RNA , siRNA ) 长双链 RNA 被细胞源性的双链 RNA 特异的核酸内切酶切成 21~23 个碱基对的短双链 RNA ,称为 s iRNA 。 5. 肿瘤血管生成( angiogenesis ) 是指肿瘤细胞诱导的微血管生长以及肿瘤中血循环建立的过程。肿瘤血管形成是肿瘤发生、生长和浸润与转移的重要条件。 6. 肿瘤血管生成拟态( vasculogenic mimicry ) 肿瘤细胞( 黑色素瘤细胞) 通过自身变形并与细胞外基质相互作用模仿血管壁结构,形成可输送血液的管道系统, 从而重建肿瘤的微循环, 并在某个环节与宿主血管相连使肿瘤获得血液供应, 并将这个过程命名为肿瘤血管生成拟态。 7. 基质金属蛋白酶( Matrix metalloprotinases , MMPs) ) 基质金属蛋白酶是四类蛋白水解酶中较为重要的一类, 他们几乎能降解 ECM 中所有成分; 是一组锌离子依赖性内肽酶,至少都含有信号肽、前肽、催化区 3 个结构; 表达和活性受酶原合成、酶原活化和抑制剂抑制 3 个水平的调控。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 TIMP )可以通过抑制 MMPs 内源性物质而抑制 MMPs 的活性。 8. 基因芯片( DNA chips ) 该技术是指将大量探针分子固定于支持物上后与标记的样品分子进行杂交,通过检测每个探针分子的杂交信号强度进而获取样品分子的数量和序列信息。 9. 生长因子( growth factor ) 是指活细胞产生的,通过靶细胞上特异受体传递信息,调节细胞生长、增殖和分化的多肽。 10. 上皮间质转化( 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 EMT ) 指上皮细胞在形态学上发生向成纤维细胞或间质细胞表型的转移并获得迁移的能力, 上皮间质转换是胚胎发育中的一个基本过程,它使在特殊部位产生的上皮细胞从上皮组织分离并迁移到其他位置,是正常发育、伤口愈合以及恶性上皮肿瘤发生的基础。上皮细胞在生理和病理因素的作用下, 通过特定程序使细胞极性、细胞紧密连接和黏附连接渐渐丧失, 获得侵袭性和迁移运动的能力,伴有细胞外基质成分分泌的增
CC病理 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