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丧葬文化
苗族丧葬习俗
文/傅通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苗族是其中重要的一员。苗族 人咽气的时刻,以便向寨人报丧。苗族一般很尊敬老人,当老
的发祥地是长江下游。上古之时,苗族曾向四面发展,到达黄 人咽气时,全家围着哭泣。病人一落气,请巫师为其主持丧葬
河下游和东海之滨,以后逐渐南迁,聚居于祖国的西南和中南 仪式,为死者沐浴整容。沐浴水以井水为净,用完后一般都拿
各地,于元、明、清之际,一部分还移居东南亚等地。 到人迹罕至的地方泼掉。沐浴之后是寿殓,即穿寿衣、裤、鞋、
苗族的丧葬习俗,反映了深厚的祖先崇拜观念,带有浓重 袜等。寿衣寿服,一般在死者生前制备,忌双不忌单,并备有
的宗教迷信色彩。苗族有本民族的巫师,丧葬仪式由巫师主持。 钱袋、粮袋各个,放在死者胸前,以便亲友吊祭时装吊祭粮钱。
巫师是阴阳两界的传达者,和汉族道士相类,自成专业。办丧 死者若牙齿完整无损,要请巫师念咒,敲掉一枚门牙。他们认
事的人家,请巫师到家来,为死者进行种种迷信活动。 为不敲掉死者完整牙齿一枚,死者灵魂将在阴间吞噬家中六畜
苗族对青少年善死者,一般多轻葬、速葬,不讲究葬礼。 五谷,乃至活人及亲友的灵魂。
对于寿终正寝则特别讲究,丧葬礼仪复杂。其中有临终前孝敬、 报丧分为向内报丧和向外报丧两种。向内报丧即用鸣炮、
整容停尸、报丧守尸、奔葬迎宾、祭吊、哭丧杀牲、解钩、出殡、 敲大鼓、奏哀笙或以哭声向寨乡友报告,乡人听到报丧信号后,
择地而葬、敬供两神、引魂复山、开歌焚巾等一系列程序。 即云集丧家。向外报丧多数讲究每门亲友都要分头专派一使节
病人弥留之际,将病人从病榻移至堂屋一侧地铺上躺卧, 去。守尸多是寨人、族人中的青壮年男子参加,主要任务是给
让地神守护,称为停活尸。族中中青年男子自动轮流到病人家 灵床祭位添焚香支,或为长明灯添油加芯。
中昼夜守护,做家务,病人子女不得
论文苗族丧葬习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