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合作需要把握“和谐”的音符
什么是和谐?从语意学来看,和者,
和睦也,有和衷共济之意;谐者,相合
也,强调顺和、协调,力避抵触、冲突。可
见,和谐是对一种关系的状态作定性描
述的词汇。和谐是一切美好事物的主要
特征,是人们的追求,也是教育永恒的
追求。
幼儿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环境的影
响和父母的教育,幼儿园教育更离不开
家庭的参与支持,家园只有建立和谐的
关系,和谐沟通、交流,才能形成教育合
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因此,笔者认
为“和谐”是家园合作中一个美丽的音
符,家园合作应该在“和谐”上下工夫。
本文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观点。
一、教师与家长之间建立和谐的关
系是前提——创造外部和谐
和谐的关系是沟通家庭与学校的
桥梁,教师与家长建立了和谐的人际关
系,才能取得家长的信任、支持与配合,
也只有在教师与家长合作融洽的人际
氛围中,幼儿身心才能和谐健康地成
长。如何做到这一点?关键是在“尊重”
上下工夫。“尊重”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的
润滑剂,是相互合作、共同发展的可靠
力量。对于幼儿来说,教师与家长都是
教育者,他们之间是一种平等、民主的
关系,是一种合作伙伴的关系,而不是
我说你听,居高临下的关系。
但是反思现行的家园合作,我们会
发现存在着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教师
是家园合作的控制者、教育活动的主宰
者,他们总是在尽心尽力地向家长训
导、传授育儿方面的知识,呈现出权威
至上、积极有为的态势。而家长成了客
体和附庸,成了被牵着鼻子走的顺从
者,他们体验的是被动、无为和无奈,为
此,有人称这种关系是一种“操纵——
依附式”的关系,显示了家园合作中双
方地位的不对等,使得家长的主体意
识、主动精神难以得到发展。实际上,
“家长教师交流有三个功能:教育、沟
通、交谈。教师与家长交流要更倾向于
交谈和讨论,要弱化教育功能,打破话
语霸权,由教师独霸走向双向交流。照
顾到不同背景的家长,给予每个家长相
等的机会。”另外,有的家长认为家园
合作就是“各司其职”。幼儿在家是家长
管,在园是教师管,两方面互不干涉。实
际上,“就家长与教师而言,亲师交往中
的摩擦与磨合推动了教育观念和方法
的更新,双方作为教育者的反思与自觉
得以提升,为其在各自的社会角色上趋
向自我完善创造条件。”家庭与幼儿园
是孩子成长的两个生活世界,需要两者
之间的相互沟通与协调,这样才能落到
实处,强化教育力
家园合作需要把握“和谐”的音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