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第一章城市绿地功能
:
1)选择和合理布局城市各项园林绿地,确定其位置、性质和范围面积及内容。
2)根据城市性质和城市发展规模,研究城市园林绿地建设的发展速度水平,拟定城市绿地的各项指标
3)对总体规划中更换曾是园林绿地系统进行调整、充实、改造和提高的意见,提出园林绿地分期建设及重要修建项目的实施计划以及划出需要控制和保留的绿化用地的绿线
:城区绿地系统、城郊绿地系统和市域绿地系统
:是对各种城市绿地进行定性、定位、定量的统筹安排,形成具有合理结构的绿地空间系统,以实现绿地所具有的生态、景观、游憩、文化和防灾避险五大功能的活动。
4
第二章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原理
一、名词解释
1、公园游人容量:即公园的游览旺季游人高峰每小时的在园人数,这是公园的功能分区,设施数量内容和用地面积大小的依据。
2、生产绿地:为城市绿化提供苗木、花草、种子的花圃、苗圃、草圃等圃地,是城市绿地生产基地。
3、永久性生产绿地:绿地系统规划中规定为生产绿地的城市绿地。
. -
. . -
4、基调树种:是指能充分表现植被特色、反映城市风格、作为城市景观的标志树种。多位乡土树种或经多代驯化以适应当地环境条件,能达到绿化设计要求的树种。
5、骨干树种:指具有优异的特点、在各类城市绿地种出现频率较高、使用数量大、有发展潜力的树种。
6、古树:指生长百年以上的老树。
7、名木:指具有社会影响、闻名于世的树,树龄也往往超过百年。
绿化率:指的是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绿地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
绿化覆盖率:是绿化垂直投影面积之和与占地面积的百分比。
10、绿地率: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面积的总和占居住区用地面积的比率(%)。
二、填空题
,市域生态区划要根据市域生态环境的特点划定4个生态功能区,分别为生态控制区、生态协调区、农业保护区、生态恢复区。
,公园绿地的规划原则均布性、丰富性、多样性、生态型、人文性。
,区级综合公园面积可在10hm2以下,居民可进行半日以上的活动服务半径为2-3km,步行
. -
. . -
30-50min可达。
-2处,其服务半径1-,步行约15-25min可达,乘坐公共交通工具0020 可达。
5、生产绿地有经济功能、生产功能、社会功能三大功能
6、据我国100多个城市苗圃用地现状分析,,建成区约在50km2以上的的城市,~4hm2,中等水平为2hm2/km2。
7、生态多样性包括哪三个层次:(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生态系统多样性)
8、绿地防灾避灾规划原则:(均布性原则)(安全可达原则)(平灾结合原则)
9、城市避灾场所绿地可分为(紧急避难绿地)(固定避难绿地)(中心避难绿地) 10、绿地防灾避灾规划原则包括(均布性原则)(安全可达原则)(平灾结合原则)
11、城市紧急避险场所应达到(1-2)
绿地规划知识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