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质因数,知道合数能写成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能把合数分解质因数;了解可以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
2、发展学生的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进一步提升数感。
3、培养学生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意义,掌握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分解质因数的过程和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复习质数与合数的相关知识。
2、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质因数与分解质因数。
二、新授
1、教学例7。
(1)出示例7。
在5=1×5、28=4×7中,哪些数是5的因数?哪些数是28的因数?
(指名回答)
(2)师追问:在这些因数中,哪几个是质数?
同桌相互说一说,指名尝试口答。
(3)师小结:在5=1×5中,1和5是5的因数,其中5是质数;在28=4×7中,4和7都是28的因数,其中7是质数。像这样一个数的因数是质数,这个因数就是它的质因数。(板书:质因数)
(5)强化认识。
追问:上面算式里,哪个数是哪个数的质因数?1为什么不是5的质因数? 4为什么不是28的质因数?
师强调:一个数的质因数要符合两个条件:它是这个数的因数;它又是质数。这时它就是这个数的质因数。比如5是5的因数,又是质数,所以5是5的质因数;7是28的因数,又是质数,所以7是28的质因数。
(6)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六第4题。 让学生独立思考。
2、教学例8。
(1)出示例8,明确:把30用质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让学生在课本上尝试表示,把30写成质数相乘的结果。
(2)小组内交流:把30写成质数相乘的形式可以怎样做?
说明:把30写成质数相乘的形式,先写成质数2乘15;15是合数,再把它写成质数3乘5,这时乘数全部是质数;就把30写成这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30=2×3×5。可见,要写成质数相乘的形式,可以把合数先写成质数和另一个数相乘的形式;如果另一个
《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教学设计[8]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