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数和合数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数学》五年级下册第37页例6、“试一试”和“练一练”,第39页练习六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质数和合数的意义,能判断或写出质数或者合数,并说明理由;体会非0自然数的分类,了解50以内的质数。
2.使学生通过比较、分类、概括等活动认识质数和合数,积累认识数学概念的基本活动经验,进一步体会分类的思想,培养观察、比较,以及抽象、概括和判断、推理等思维能力。
3.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体会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和主动学习数学的愿望。
教学重点: 理解和认识质数和合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回顾:同学们在前面研究因数和倍数中,以是不是2的倍数为标准对大于O的自然数进行过分类,还记得按这个标准,把大于0自然数分成了哪几类吗?(板书:偶数奇数)
引入: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大于O的自然数的分类。今天要按怎样的标准分类,可以分成哪几类,分成的每一类是什么数呢?老师期望大家一起来研究分类的标准,通过自己的分类认识质数和合数。(板书课题)
二、认识新知
1.出示例6。
了解题意,明确要求。
让学生分别写出6个数的所有因数。
交流:这6个数各有哪些因数?我们请一位同学来交流一下。
指名交流,并板书出6个数的全部因数。
引导:现在大家观察这些数的因数,看看它们因数的个数有什么不同,你想按什么分类?可以分成几类?在小组里先讨论,等会我们一起交流。
交流:你想按什么把这些数分类,分成几类?(学生交流不同想法,教师引导统一为两类)
引导:大家想到了可以按因数的个数分类,只有两个因数的为一类,有两个以上因数的为另一类。那这里只有两个因数的是哪几个数?有两个以上因数的呢?请你在课本上填一填。
交流:你是怎样填的?观察这3个数,只有两个因数的数,它们的因数是怎样的两个数?(板书: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
有两个以上因数的数,它们的因数有什么特点?(板书: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
揭示:像2、3、5这几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作质数;(板书:质数)像6,8、9这几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也就是有两个以上因数,这样的数叫作合数。(板书:合数)
追问:上面这几个数里,哪几个是质数?为什么?哪几个是合数?你是怎样想的?
2.完善分类。
提问:1是质数还是合数?说说你的想法。
说明:1只有一个因数,所以它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板书: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提问:回顾上面学习过程,你认为大于O的自然数还可以按什么分类,分成几类?
说明:大于O的自然数按它的因数个数分类,可以分为三类:质数、合数和l。[完善板书:
自然数 质数 : 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
(大于O的)合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两个以上)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3.完成“试一试’’。
让学生先填写因数,再判断各是什么数。
交流:说说你的判断依据和判断结果。(指名交流,呈现结果)
4.回顾整理。
引导:上面我们把大于O的自然数分成哪几类?每类数有什么特点?
我们是怎样认识质数和合数,并把大于O的自然数分类的?
这里的分类和
质数和合数 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