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职院校德育教育创新发展研究论文.docx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高职院校德育教育创新发展研究论文
摘要:新时期如何进行高职院校的德育教育,很值得研究和探讨。根据传统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文章从活动教育的角度,对如何创新高职院校的德育教育,从内在化、理性化、科学化、时代化、自主化、反复化几个方面做了一些探讨,以作为高职院校德育的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德育教育;内在化
世纪之交,由于社会环境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人们的道德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职院校学生的道德思想也相应地有了改变,他们的道德教育更应引起我们的极大重视,对如何进行道德教育的问题,不少人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大量的探讨,但是,对如何有效地达到高职院校道德教育目标的方法研究却未能有很大的进展。因此,笔者从活动教育的角度做一些粗浅的探讨,希望能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参考。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在道德领域中,活动特别是协作能够促进道德的发展,原因在于通过协作发展了儿童相互了解,相互评价的能力,在互惠的基础上发展相互尊重、公正感,培养起了“批判态度、客观性和推理思考的行为形式”,从而使用其能够逐渐摆脱成人和外在的强制,真正执行能过协作得来的规则;活动加深了儿童对道德规则的理解,为道德的真正获得提供了基础。因此,在高职院校的学生德育教育中,我们也可以用上述理论作指导,提高开展以协作为目的的活动,培养、发展学生的真正责任意识和义务感,以形成和发展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及集体主义思想。以协作为目的的活动更是学生的自我教育的真正基础,而自我教育是衡量道德教育是否面功以及在什么程度上成功的重要标准。因此,“活动教育”理论可为现阶段德育方法创新提供理论基础。

一、高职院校德育存在的问题
首先,高职院校德育在方法上忽视了学生品德心理发展特点。就拿道德规范或知识学习来说,当学生成长到一定年龄,逻辑思维开始发达,人际交往频繁,对外界社会的交流和了解增多,如果道德教育是单纯地进行灌输,容易使他们对所灌输的内容与外界现实的矛盾感到迷惑不解,导致其道德价值观的混乱,进而则会感到成人社会的虚伪,并对学校的道德教育产生反感。可以说,学生中出现对德育工作的逆反心理和“抗药性”与此不无关系。因此,道德教育不应仅仅在内容上,也应该在所采取的方法和方式上适应学生的年龄发展特点。忽视学生心理发展变化,依然沿用大中小学生一个样的德育方式方法,必然劳而无功。
其次,忽视了青少年的时代特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每一代人都有他们特有的心理倾向。对上一代人极为有效的方法,若全盘照搬,对下一代则可能收益甚微。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一些德育方法在某个阶段或时期有效而在另一个阶段或另一个时期又不那么有效的现象。当今社会新事物层出不穷,当代的青少年活泼好动、喜欢创新、变化和憧憬,老一套的方法和与他们时空距离较远的内容,对他们作用自然十分有限。无论是哪一个年级的学生,如果进行道德教育的方法比较单调和枯燥,缺乏生动性、趣味性和新鲜感,其效益必然递减。

最后,忽视了道德的内化过程。对学生采取带有一定强制性的方法来进行道德行为准则的养成教育,对他们的言行举止符合社会文明规范有很大作用。但如果道德教育未能通过学生自身和积极思维与

高职院校德育教育创新发展研究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燕燕盛会
  • 文件大小22 KB
  • 时间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