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郑和下西洋教学设计.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郑和下西洋教学设计.doc课程标准实验教材 《世界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教学设计
刘段侠
宁强县第一初级中学


课程标准实验教材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 第16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宁强县逸夫中学
刘段侠
教 学 目 标
知识
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在 澳门的居住权等基本史实,掌握明朝对外关系的概况。
通过对郑和远航的目的,原因,路线及意义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识图 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
通过学习戚继光抗倭,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及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 决心。
能力 目标
通过分析郑和成功远航的原因和戚继光成功抗倭的原因,培养学生综 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观察图片及分析史料的能力。
(3 )通过对戚继光抗倭的背景,功绩和成功抗倭原因的学习、分析,引导 学生综合评价戚继光,以提高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情感
价值
(1 )通过对郑和远航所体现的我国古代造船业和航海技术在世界的领先出 位,以及郑和远航增进我国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这些史实的学习,增强学生 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2 )通过对郑和远航和戚继光抗倭等事件的学习,既可以增强学生的爱国 主义情感,又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健全的人格。
过程
方法
1、 层层设疑,分组讨论。情境教学与问题探究式教学相结合。
2、 师生互动,让学生参与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共同学习、合作意识。
3、 在教学中多次实现政史地三科知识的整合。
4、 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教 学 设 计
重点
难点


郑和下西洋的路线,意义
郑和远航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从而架起了中国同亚非各 国友谊的桥梁,意义深远,应重点把握。
戚继光抗倭的背景和抗倭成功的原因
组织学生探讨,归纳后形成共识,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


本课涉及空间概念较多且古今叫法不一致,加之学生地理知识储备 不足,给学习带来不便。我采用多媒体把航海路线和西洋动态的显示出歹 并把时间,空间和事件紧密联系起来,以便与学生准确把握。
课前
导学
1、 课前让学生预习本课内容。
2、 指导学生上网查阅郑和下西洋的图片和史料。
3、 让学生上网查阅了解新航路开辟的相关史实。
教学
突破
讲清背景,郑和远航及戚继光抗倭成功的原因,认识重大意义。
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教学
资源
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网站资料。
下载课件并作修改。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导入
用“靖难之役”后朱棣夺取王位却不 知建文帝是死是活,所以有野史记载, 明成祖朱棣派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寻找 建文帝,(难道真是这样吗?)引入新 课。
巩固旧知识
认真听课并思考问题
新旧整合 设置悬念 导入新课
教 学 新 课
一、郑和下西洋
1、 了解郑和:请学生讲有关郑和的小 故事,多媒体出示郑和的图片
2、 西洋的地理范围:多媒体出示西洋 地理范围动态图。
3、 概况及路线:
先让学生自读课本内容,了解郑 和下西洋的概况后老师提问:哪位同 学说说郑和都到过哪些国家和地区? 它们

郑和下西洋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蓝天
  • 文件大小64 KB
  • 时间2021-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