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深入推进医养结合
“到2017年,上海全市150张以上床位的养老机构,除与医疗设施邻近设置或整合设置的,均需内设医疗机构。经批准医保联网的,都将实现三段结算。”6月举行的上海市政府专题会议明确了其医养结合的总体目标。会议指出,医养结合工作是当前养老工作中呼声最强烈、需求最迫切、社会关注度最高的问题之一。
截至2014年底,,%。而对于我国最大城市上海来说,老龄化的问题更加严重。此前,有媒体报道称,上海拥有全国最高的老年人口比例。截至2014年底,,%。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养老压力,上海需要一套科学、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
这样的养老服务体系自然离不开医疗的有力支撑。据上海市卫生计生委统计,%,%,%。
5月13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指出,家庭养老需求和医养结合的需求比较强烈。现在家里的老人养老靠自己和家庭成员,对社会化需求比较强烈,同时老年人养老最强烈的需求是医疗健康。
怎样更好地进行医养结合?解决“养老难”和“看病难”的问题。上海市积极探索创新,突破政策瓶颈,迈出推进医养结合的关键一步。
以社区为平台
上海市政府专题会议明确提出该市医养结合工作“以老年人为本,实现基本养老公共服务应保尽保,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中让老年人得到连续、适宜、规范、便捷的基本医疗服务”的总体目标。
在上海市卫生计生委、人社局等五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全面推进本市医养结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定义为“医养结合”支持平台,以各自社区为圆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扮演推动医疗资源辐射和周转的核心角色。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向养老领域的医疗辐射,同时涵盖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居家养老三部分。
首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与养老机构签约合作,向所在辖区的养老机构提供基本的医疗护理服务,比如住养老年人的突发疾病转运、医疗巡诊、康复护理指导等,或者统筹、协调区域内其他医疗资源为养老机构提供服务。到今年底,养老机构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其他医疗机构的签约要做到全覆盖。
其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与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综合为老服务中心、长者照护之家等社区托养机构达成合作,会同社工、志愿者提供慢病管理、健康教育、医疗护理、生活照料等服务。到2017年,两者签约率需达到100%。
最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对社区老年人的服务继续深化。现在全市有936万居民与家庭医生签约,占常住居民的42%,作为签约服务重点对象的60岁以上户籍人口,已基本实现全覆盖。
打通部门壁垒
“医”“养”分属不同专业领域,相应的公共资源也由不同部门分配。有业内专家指出,医养结合推进受阻的主要原因是,养老机构由民政部门管理,医疗机构由卫生计生部门管理,医保由社保部门
上海深入推进医养结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