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传染性胃肠炎讲师:王金财?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以引起 2周龄以下仔猪呕吐、严重腹泻、脱水和高死亡率为主要特征。虽然其他的猪也易感,但 5周龄以上的猪死亡很少。流行特点: ?所有的猪均有易感性,但 10 日龄以内的仔猪发病最严重,而断奶猪、育肥猪和成年猪的症状较轻,大多能自然康复。传播的主要途径是食入被污染的饲料,经消化道传染,也可以通过空气经呼吸道传染。本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每年 12 月至次的 4月为发病高峰,夏季很少发病,这可能是由于冬季气候寒冷病毒易于存活和扩散。本病流行的特点是: ?新疫区几乎所有的猪都发病, 10 日龄以内的猪死亡率很高,几乎达 100% ,但断乳猪、育肥猪和成年猪病后取良性经过。在老疫区由于母猪大都具有抗体,所以哺乳仔猪 10 日龄以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低, 甚至不会发病,而仔猪断奶后切断了补充抗体的来源,却重新成为易感猪。诊断: ?根据发病的季节、年龄及临床特点,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要进行实验室检查。空肠绒毛观察、乳猪接种试验、中和试验、荧光抗体试验、间接血凝试验、环状沉淀试验和琼脂扩散试验、细胞培养可用于本病的诊断。注意: ?与仔猪白痢、仔猪副伤寒、仔猪低血糖及猪轮状病毒感染等疾病区别。一般来说,这些疾病没有绒毛萎缩现象或很轻微,不像猪传染性胃肠炎那样严重,而且结合发病年龄,治疗试验等也可以区别。临床症状: ?潜伏期很短,约为 15-18 小时,有的可延长 2-3 天, 传播迅速,数日内可蔓延整个猪场。?仔猪的典型症状是短暂的呕吐和水样腹泻,粪便呈黄色、绿色或白色,常含有未消化的凝乳块,气味恶臭。病猪极度口渴,严重脱水,体重迅速减轻, 日龄越小,病程越短,发病越严重。 10日龄内的乳猪多于 2-7 天内死亡。随着日龄的增长,病死率逐渐降低。痊愈仔猪生长发育不良。育成猪和成年猪的症状较轻, 1至数日的食欲不振,个别猪有呕吐,主要是发生水样腹泻,呈喷射状,排泄物灰色或褐色, 体重迅速减轻。成年母猪泌乳减少或停止,病程 1周左右,腹泻停止而康复,极少死亡。病理变化: ?具有特征性的病理变化主要见于小肠。剖检时取空肠一段,用生理盐水轻轻洗去肠内容物,置于皿中加入少量生理盐水,在解剖镜下观察。健康猪空肠绒毛呈棒状、均匀、密集,可随水的振动而摆动,而患病猪的小肠绒毛变短,粗细不均,甚至大面积绒毛仅留痕迹或消失,二者对比十分明显。?整个小肠气性膨胀,伴有卡他性炎,肠管扩张,内容物稀薄,呈黄么,泡沫状, 肠壁弛缓,缺乏弹性,变薄有透明感。 25% 病例有充血变化,胃底黏膜潮红充血,并有黏液覆盖, 50% 病例,见有小点状或斑状出血,胃内容物呈鲜黄色并混有大量乳白色凝乳块或絮状小片,较大猪 14 日龄以上的猪,约 10% 病例可见有溃疡灶,靠近幽门区可见有较大坏死区。防治: ?本病没有特效药物治疗,发病后要及时补水和补盐,给大量的口服补液盐,防止脱水,用肠道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口服或注射抗生素和磺胺药,如庆大霉素、黄连素、氟派酸、恩诺沙星、重泻立停﹙环丙沙星﹚、新诺明﹙ SMZ ﹚、治菌磺、肠炎净等。如果病猪不脱水,又能控制继发感染,一般能康复。由于新生仔猪死亡率高, 给新生仔猪口服康复猪的全血或血复,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猪传染性胃肠炎与流行性腹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