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纲要第一讲、导言 0. 关键词: 纲要( outline )≈导论( introduction ) 语言学( linguistics ) 课程特性 1. 语言学的对象与任务 语言学、对象及其历史 语言学及其对象。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 science ), 研究对象是语言( language )。上帝除了赐给人类的是“身体+ 语言”,但最宝贵就是后者。因此很有必要展开研究,研究其规律、规则,在通晓关于其理性知识上破解语言之谜,终极是以揭示人之所以为人。 语言学历史及其研究特征。人类研究语言的历史悠久,在中国、印度及希腊、罗马有辉煌的成就——即所谓的三大发源地,大致经历了三阶段: 传统的语文学时期( philology ) 语言学是经学的附庸, 仅是一种解读经书雅语的工具, 漠视口语重视书面语, 尤其推崇经籍。■中国早在先秦就开始了语言研究,并且达到极高层次,如《尔雅》、《释名》、《方言》与《说文解字》。明清达到顶峰,形成“小学”——文字、音韵与训诂。如: (1) 群经之首《易经》:乾,天也,健也;坤,地也,顺也。印度——天竺——身毒(2)《论语· 颜渊》记载季康子问政孔子, 答说:“政者, 正也。子帅而正, 孰敢不正? (3) 《春秋· 僖公十六年》十有六年,春,王正月,戊申,朔, 陨石于宋五。是月,六鷁退飞,过宋都。 a→?于宋陨石五鷁退飞六 b→?陨五石于宋退飞六鷁《公羊传》解释:闻者磌然,视之则石,察之则五;六鷁退飞,记见也,视之则六,察之则鷁,徐而察之则退飞。(按:这是最早从认知经验的时序临摹来解释语序的。必西方早三千年)其中( 1)(2 )是释义的,(3 )是讲句法的。■印度的梵语研究,语音与语法上取得了辉煌成就。代表是巴尼尼(Pā nini )在 BC5 —4 初编写《八卷》( Asht ā dyāyī )与对之的注释《大疏》( Mah ā bhā sya )。《八卷》是第一部梵文语法,也是世界上第一本语法著作。(有人也称为《梵语语法》) ■希腊—罗马语言研究。最早的语言思考是著名希腊哲学家柏拉图( Plato , BC 427 — 348 ) 的著作《克拉底洛篇》( Cratylus )。反映了其师苏格拉底( Socrates , BC 469 — 399 ) 主要思想。第一次提到词源、语言来源、词形与词义关系等,也提到了名词与动词等主要词类概念。柏拉图弟子亚里士多德( Aristotle , BC 382 — 322 )又补充了连词与冠词概念,提出变格、数与性等语法范畴, 还提到主语与述语。由于研究诗学的需要也考虑过语音问题等, 不过总的来说亚氏思想体系跟语言学关系不如与哲学或逻辑的关系密切。现代语言学一些基本术语肇始于此, 如主、宾语、谓语、修辞、语法等。比较成熟的是之后的狄奧尼修斯. 特拉克斯的《语法术》(《希臘語語法》)。■小结印度主要研究词法、词汇与语音欧洲主要研究词法中国主要研究词汇与文字 历史比较语言学■ 19c 初形成的运用历史比较法研究语言亲属关系及其历史演变的新学科。它是 19 世纪西方语言学的主流。把各种语言放在一起加以共时比较或把同一种语言的不同历史阶段进行历时比较,以构拟它们之间在语音、词汇、语法上的对应关系和异同的一门学科。■历史比较语言学产生 18 世纪对语言标本大量搜集, 为历史比较准备了材料。最初比较研究是从 19 世纪初对日耳曼语族、罗曼语族、斯拉夫语族内部各种语言的比较开始的。 19 世纪初是思维和研究方法急剧变化时期。当时比较解剖学、比较植物学、比较地理学等学科相继诞生; 哲学和法学等领域广泛运用的是历史方法。历史比较语言学所采用的历史比较方法正是由自然科学移植过来的。■历史比较语言学早期重要学者拉斯姆斯?拉斯克。丹麦语言学家,《古代北方语或冰岛语起源的研究》( 1818 年出版) 是其重要著作。从冰岛语入手, 把冰岛语和欧洲许多语言比较, 得出结论是: 冰岛语或古代北方语来源于“古色雷斯语”, 由于古色雷斯语的“最古老和唯一的残余便是希腊语和拉丁语, 因此, 这两种语言应该认为是冰岛语的来源”。其价值是原理和方法。在探索古代北方语的渊源时, 拉斯克重点阐述了语言比较方法, 注意到语音对应事实, 发现了语音转换规则。如果发现两种语言中最不可少的原始词有对应关系, 并且数量很多, 由此可以归纳出若干语音转换的规则, 而且在形式和结构中能看出一些对应来, 那么这两种语言间便一定存在着密切的亲属关系。■弗朗兹?葆朴。德国语言学家,是第一个将梵语和其他印欧语言系统比较的学者。 18 16 年出版的《论梵语与希腊语、拉丁语、波斯语和日耳曼语动词变位系统的比较》是重要成果。目标是探索印欧语的
语言学纲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