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惊愕交响曲》说课稿.docx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惊愕交响曲》说课稿
[模版仅供参考,切勿通篇使用]
  课题:《惊愕交响曲》
  教材与年级:上海市初中艺术(音乐)教材九年级第一学期
  教学内容:第一单元 第二课《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
  一 、说教材
  九年级第一学期艺术(音乐)教材,自我任教以来,深刻感受到教材的艺术魅力:1、以艺术的本质特征为主线:艺术的生活性、艺术的自然属性、艺术的民族性、艺术的描绘性。2、以人文主题构建块面内容:渗透学科知识;艺术形式的交融(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歌舞剧、音乐与诗歌、音乐与美术)。3、以感受为主要学习方式。4、以树立正确的艺术审美观为最终目标。
  我在实践教材时的指导思想:1、加强学科德育。2、发挥学科特点。3、增强人文内涵4、落实学科知识
  教材结构由两个单元组成,共六课。教材所选音乐作品赋有经典性、 民族性、 时代性、 多样性、趣味性、 交融性。
  二 、说教学内容
  《惊愕交响曲》(第一、二乐章)是第一单元第二课的音乐长廊板块中的一首听赏曲,作曲家海顿,奥地利人,维也纳古典乐派第一位大师,后人称其为“交响乐之父”。《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作曲家在力度上的表现手法,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古典交响套曲一般由四个乐章组成,其中第二乐章通常是抒情的慢板乐章。在《惊愕交响曲》这部作品里,海顿却出人意料地在第二乐章中用极弱的力度陈述主题后,立即加上乐队全体的强奏,使观众为之愕然而得此名。像这样的力度和情绪的对比及其所产生的效果,现在看来不足为奇,但在当时来看,这却是一大创举。
  在教时安排上,我分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围绕第一乐章的赏析及交响乐队的简介展开教学,第二课时主要赏析第二乐章,让学生感受音乐、对变奏旋律片段的分析,从而学习掌握对音乐再创和实践的能力的培养。本次说课内容为第二课时。
  三 、说教学目标
  音乐欣赏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感受与鉴赏能力和对音乐艺术的热爱为首要任务。因此,在教学目标方面,我是这样制定的:
  1、通过聆听音乐,了解音乐家海顿,让海顿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并从中懂得追求自己的理想,并为之奋斗的优秀品格。
  2、在欣赏欧洲古典音乐作品的过程中,让学生领略音乐中的古典气质和美感,从而培养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兴趣,认识其精华所在。
  3、结合作品欣赏、作品分析,初步了解变奏曲式、变奏手法等相关音乐知识,并试着运用有关知识创作简单的变奏旋律。
  四、说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感受欧洲交响音乐艺术魅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学习古典音乐的兴趣。
  2、学习变奏曲式及《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作品的曲式结构分析。
  (2)教学难点:
  旋律的变奏创编
  五、说教法、学法
  九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认知水平,自我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都有所提高,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学生集体探究,教师适当引导,建立一种师生共同学习探究的课堂模式。
  (一) 说教法
  1、 建立开方式教学环境。 所谓开放式教学,我的理解是,开放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体现在课堂主动权的下放:把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带着课前收集的音乐家海顿的资料进入学习,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同时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其次,开放体现在:教学内容的开放,学生欣赏古典音乐的同时,了

《惊愕交响曲》说课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bai1968104
  • 文件大小15 KB
  • 时间2021-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