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寅《祭妹文》
呜呼!生死人之常理,必非有赖而能免者;唯黄耉令终,则亦归责于天,而不为之冤隐。然疾痛之心,久亦为之渐释也。吾生无他伯叔,惟一妹一弟;先君丑寅之昏,且弟犹稚,以妹幼慧而溺焉。迨于移床,怀为不置,此寅莫齿之疚也!尔来多故,营丧办棺,备历艰难,扶携窘厄;既而戎疾稍舒,遂归所天。未几而内艰作,吊赴断来,无所归咎。吾于其死,少且不俶,肢臂之痛,何时释也?今秋尔家袭作蓍龟,以有此兆宅。来朝驾车,幽明殊途,永为隔绝。有是庶物,用为祖饯,尔有其灵,必歆吾物,而悲吾词也。於乎尚飨!注释::长寿者得到善终。黄耉,年老高寿的人。令终,善终。:因我糊涂愚昧而不喜欢我。丑,以......为丑,不喜欢。昏,糊涂,愚昧。
:溺爱,宠爱。
:老人病危,从寝室移至厅堂,按男左女右的位置放在厅侧临时搭的床上(不能放房脊梁下),称为移床。这里指妹妹去世。
:大病稍愈。戎,大。
:旧称所依靠的人。指丈夫。
:指母丧。
:善,美好。
:用于占卜的蓍草和龟甲。
:犹祖奠。出殡前夕设奠以告亡灵。
:飨,嗅闻。指祭祀时神灵享受供物。
:呜呼。尚飨:也作“尚享”。旧时用作祭文的结语,表示希望死者来享用祭品。
题解:
此文写于明弘治七年甲寅(1494),唐伯虎时年二十五岁,在此年中,他的父亲,母亲,妻子,妹妹相继去世。这是唐伯虎在其妹去世后为其创作的一篇悼亡文章。
新评:
人生之痛楚,莫过于亲人的离去,唐伯虎在二十五岁的年龄时就要在短时期内面对亲人的接连离去,这样的痛苦让诗人如何承当!作品以直抒胸臆的方式对家庭的不幸遭遇及妹妹去世前及去世后的情景作了交代,字字句句饱含血泪,可谓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情真意切,真挚感人。
唐寅《祭妹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