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声母
普通话的音节由声母、韵母和声调三部分组成,声母是音节的开头部分,传统的名词叫“字头”。声母由辅音充当,而辅音的特点是时程短(除擦音外f、h、x、sh、s、r)、音势弱,很容易受到干扰,也很容易产生“吃字”现象,从而影响语音的清晰度和可懂度。所以发声母要努力做到“咬得准、发得清”,使整个音节完整、清晰。
1
普通话声母简介
普通话声母辨正(一) (二)
普通话声母练习(一) (二)
2
b p m f
d t n l
g k (ng)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6
17
18
20
12
13
14
15
发音器官构造示意图:
(1,2)上下唇。(3,4)上下齿
(5)齿龈。(6)硬腭。(7)软腭
(8)小舌。(9)鼻腔。(10)口腔。
(11)咽腔。(12)舌尖。(13)舌叶
(14)舌面前和舌面中。
(15)舌面后或舌跟。
(16)会厌软骨。(17)食道。
(18)气管。(19)声带。
(20)喉结。
4
普通话里共二十一个辅音可以充当声母,其发音是由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两个方面来决定的。二十一个辅音的发音部位共有七处,分别是:
双唇阻:上唇和下唇成阻,如b、p、m称它们为双唇音。
唇齿阻:上齿和下唇成阻,即上齿边缘与下唇边缘这两部分接触构成阻碍。如f,称为唇齿音。
舌尖前阻:舌尖和齿背成阻,舌尖平伸轻抵下齿背,舌叶上挺与下齿背接触或接近。如:z、c、s三个,称之为舌尖前音,亦称 平舌音。
5
舌尖中阻: 舌尖和上齿龈成阻,舌尖集中用力顶住上齿龈。如d、t、 n、l四个辅音,又称舌尖中音。
舌尖后阻: 舌尖翘起与硬腭前端成阻,舌尖翘起与硬腭凹入部分的最前端接触或较近,着力点在舌尖,两边不要用力。如zh、ch、sh、r称之为舌尖后音,亦叫翘舌音。
舌面阻: 舌面前部与硬腭前部成阻。如:q、x、j三个,称为舌面音。
舌根阻: 舌根和软腭成阻。如ɡ、k、h三个称为舌根音。
6
辅音发音方法有五种:
一、辅音b、p、d、t、ɡ、k。发音时,发音部位两点紧闭、紧贴接近成阻碍,接着送气,形成阻碍部位肌肉持续紧张,继而,突然将形成阻碍部位的两部分放开,气流冲破阻碍,暴破成声。
塞音
二、辅音f、h、x、sh、r、s发音时,发音部位的两点接近,中间留一条缝隙,气流从发音部位两点间的缝隙迅速挤过,发出摩擦的声音。
擦音
成阻时发音部位完全形成闭塞;持阻时气流积蓄在阻碍的部位后;除阻时受阻部位突然解除阻塞,使积蓄的气流透出,爆发破裂成声。
是以塞音开始以擦音结束。塞音的除阻阶段与擦音的成阻阶段融为一体,两者紧密结合。
7
三、辅音j、q、zh、ch、z、c发音时,发音部位的两部分接触形成阻碍,让气流通过开始发声,但在保持阻碍的后阶段,把阻碍部分放松一些,由塞音变成擦音,让气流继续送出形成擦音。
擦音
鼻音
边音
成阻时发音部位之间
声母-普通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