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教学设计.doc【教学目标】
1、 认识11个生字。会写四个字。认识两个偏旁。
2、 认识三对反义词。
3、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
4、 理解诗句的主要内容,懂得这首诗主要讲的是一幅山水画。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认识“远”、“色”、“近”、“听”、“无”、“声”、“春”、“还”、 “人”、“来”、“惊” 11个生字。认识“L、中”两个偏旁。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理解诗句的主要内容,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懂得这首诗主要 讲的是一幅山水画。
一、导入新课
谈话:小朋友们喜欢猜谜语吗?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一个谜语,你们想猜吗?
媒体出不:猜一猜
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 不说话。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也是一个谜语: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引出课题:这则谜语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画》。
板书课题,媒体出示:1、画
二、初读课文
借助拼音读读课文,边读边圈出诗歌中的生字。
师范读
师纠正读音,品读
谁愿意读给大家听?(指名读)
学习生字。
媒体出示:本课11个生字
说说自己是用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生字的。
人:独体字,笔画记忆:撇,捺。也可以用手势记忆,左右手 心相对,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就是“人”字。
色:上下结构,可以用熟字“鱼”来记,去掉“田和横”换成 “巴”字就是“色”字。
无:独体字,可以用熟字“天”来记,“天”字最后一笔“捺” 改写成“竖钩钩”就是“无”字;也可以用“二”字加上一撇一 竖变钩。
春:上下结构的字。上面是“春字头”,下面是“日”字,合 起来就是“春”字。学生书空“春”字的笔顺。
听:认识“口”字旁。左右结构的字。左边是“口字旁”,右 边是“斤”字,合起来就是“听”字。
声:上面是个“士”,不要写成“土”,两横的长短要注意。
用偏旁归类的方法识记“远”、“近”、“还”。
随机学习“L、中”两个偏旁。
字宝宝认识之后,在读音上还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注意区分平翘舌音:“色”是平舌音,“声、春”是翘舌音。
认读带拼音的生字卡片。(可以指名读,领读,齐读,开火车 读)
摘掉拼音帽子的生字宝宝你还认识吗?认读没有拼音的生字
卡片。
(男女生比赛读)
生字回到课文中,谁会读?
媒体的出示:课文内容
(指名读课文)
三、研读课文
学习前两行诗句
媒体出示:第一、第二行诗句
自己小声读读这两行。边读诗句,边看图边思考,这两行诗句的
意思是什么?
指名读这两行诗句,再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
板书:远山有色近水无声
认真看图,远处的山、近处的水怎么样?
眺望远处的山峰,你会看到什么样的景色?(朦朦胧胧)
看图水流从高处往下流,会发出什么声音?那么诗中却说走近
了还是听不到水的声音,这是怎么回事呀!(因为这是一幅画)
指导朗读。
媒体出示: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教师范读,学生练习朗读,同桌读,指名读。
②图文对照读
学习后两行诗句。
总结学法:
媒体出示:图片和诗句
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指名说说对后两行诗句的理解。
板书:去花还在来鸟不惊
联系生
《画》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