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知识就是力量》现时意义.docx培根《知识就是力量》的现时意义
弗兰西斯培根 (1561-1626) ,是英国 16、 17 世纪之际的哲学家,
经验主义哲学的奠基人。他生活的那个时代,欧洲已经摆脱了中世纪的阴影,文艺复兴最辉煌的时期虽已过去,但它的余辉还没有销尽,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都有了长足的进步。这样一个历史背景,给培根的哲学打上了深深的印记。培根出身于一个在宗教改革运动
中发展起来的新贵族家庭,父亲曾任国王的掌玺大臣。他 12 岁时就进入牛津大学,大学毕业后,开始从政,先后担任过副检察长、检
察长等要职, 1617 年为掌玺大臣, 1618 年任大法官,同年封维鲁兰 (Verulam) 男爵, 1621 年封圣阿尔班 () 子爵。正在他官场
得意的时候,突然被控受贿而去官,并被送入伦敦塔,但 4 天后便
被国王下令释放。他的主要著作有:《学术的进展》、《新工具》、
《新大西岛》等。
培根在哲学上最大的贡献在于,提出了唯物主义经验论的一系列原则 ; 制定了系统的归纳逻辑,强调实验对认识的作用。马克思、恩格斯称培根是“英国唯物主义的第一个创始人” ; 是“整个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这是对培根哲学特点的科学概括。培根认为,世界
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人的知识 ( 认识 ) 只有通过感性经验从客观外界获得。他说:“人是自然界的仆役和解释者,因此他所能做的和所能了解的,就是他在事实上和思想上,对于自然过程所见到的那么多”。他认为,认识的真实性和存在的真实性是一致的,“其间的差别不过是直接的光线和反射的光线而已”,这是一种相当彻底的唯物主义反映论。为什么人的认识必须从经验开始呢?因为在培根看来,客观外界的事物只有通过人的感官,才能被人们所感知,用他的话来说,“个体 ( 客观外物 ) 首先刺激感官,感官好像是理智的入口和门户”。值得注意的是,培根虽然强调感性经验对人的认识的重要性,但他没有把这一点绝对化,他只是强调感官是人认识外界的一个必经的通道,而并没有说通过感官获得的知识都是正确的,更没有说这种认识就是认识的全部。相反,他认为感官本身有局限性,比如感官对于那些并不是很显露的、或过于微
小、或空间距离过远的物体,这未必能认识得很清楚,所以他说:“断定感官为衡量万物的尺度,是很大的错误”。这段话是针对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提出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个命题而说的。从这里可以看出,培根的确是一位思想深邃的哲学家。过去我们往往有一种误解,认为培根只强调感性认识,而对理性认识完全忽视,事实并非如此。我们可以通过他所使用的比喻,清楚地看到这一点。他说蜜蜂采蜜,原料来自花圃、田间的花丛,蜜蜂采集到花粉后,必须经过自己的加工制作,才能造出香甜可口的蜂蜜。人的认识也一样,原料只能通过感官从外界获得,但这还不等于已经获得真正的知识,人还必须通过自己的大脑,把这些从外界获得的材料,“加以改变和消化而保存在理智中”,这样才能形成真正的知识。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培根十分重视科学实验对认识的作用。这和培根不仅是一位哲学家,同时也是一位科学家有关。他认为,实验和经验不同,经验是自然形成的,而实验则是由人控制的。人通过科学实验,往往能够得到从经验得不到的知识,“自然的奥秘在技术干预
培根《知识就是力量》现时意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