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创建特色班级文化建设之我见
摘 要:富有教育性的班级文化,合理、适度的人文制度,融洽的师生关系正是创建班级文化特色的重要条件。创建特色班级,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使班级文化真正起到潜移默化的育人目的。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提升学生自主管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养成良好文明习惯,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
关键词:班级文化;人文制度;和谐氛围
班级文化是一种无形的教育课程,具有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因而小学的班级文化建设,必然要摆在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位置上,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我们班主任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主要设计者和实施者,那么,广辟蹊径、切实有效地进行班级文化建设,促进特色校园文化就是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职责。
一、让教室成为心灵栖息的家园。
苏霍姆林斯基也说:“只有创造一个教育人的环境,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对班级环境的布置及对教室环境的要求,构造一种教育和学习的外部文化环境,能增添学生学习生活乐趣,使学生不知不觉、自然而然的受到熏陶,养成文明行为习惯,培养锻炼创新能力,增强班级向心力、凝聚力,激发学生爱班爱校的热情。
教室的布置是班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班级环境布置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设计的过程中,让学生做真正的设计者,布置时让全体学生一起动手,剪的剪,画的画,贴的贴。在大家一起努力下,学习天地中的“成果展示栏”、“艺术天地”、“我爱我家”,班级四个角的布置:“图书角”、“荣誉角”、“绿化角”、“班务角”都一一做了装饰,成了教室里最亮丽的风景线。班级文化的建设可以从以下方面设计:
1. 注重学习园地的设计。在形式上注意与教育环境的和谐,力争做到与创建的班级文化主题标语搭配,相互映衬,从内容上,每一版块的设计更是注意对学生的影响,做到不流于形式。学习园地的内容从各个学科的学习到思想教育,从趣味知识到文体内容,可谓丰富多彩,使学习园地充分发挥它的教育作用,并成为锻炼学生能力的一个有效平台。
2. 精心装点教室。让教室的面面墙壁都散发出孩子们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气息,创设极具人性化教室环境。在教室的每一面墙壁开设一处班级评比栏,每周评出周明星,每月评出月明星,每一学期评选萤火少年。不断激发学生的拼、比、学、帮、赶、超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能力。
3. 加强图书角的管理。给学生营造一个充满情趣的书香班级,充分挖掘课外阅读的资源,鼓励学生捐献书籍,充实班级图书角,扩大学生的阅读面。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开展系列读书竞赛活动:如“假期亲子共读一本书活动,开展了读书作业展评、读书交流会、课外知识大擂台,每月评比“读书之星”等,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让学生的阅读充满生机,充满情趣。教室的每一块墙报、每一个角落都具有教育内容,是班级的“眼睛”。富有教育性的班级环境文化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沟通师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让人文制度成为学生行为的引航灯
科学、民主、健全的班级管理制度是班级文化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良好班风得以形成的有力保证。对于一个良好班级的形成,必须
浅谈创建特色班级文化建设之我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