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香港金融保卫战.ppt


文档分类:金融/股票/期货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香港金融保卫战
1
背景
1997年,以索罗斯为首的国际金融投机商嫌弃一股狂抛泰铢风潮,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相继陷入金融危机,最终导致经济危机。
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当时称索罗斯为“潜伏在金融市场中的狠毒野兽”
2
背景
1997年10月23日首次冲击香港市场,杀跌香港的银行同业拆借利率一度狂升,恒生指数和恒指气候下跌1000多点。
1998年1月和6月有两次攻击港元。
香港政府通过提高短期利率的手法,击退了国际炒家对港元的攻击,汇市趋于稳定,但是故事跌幅惨重。
3
背景
索罗斯攻击的目标——联系汇率制。
联系汇率是指港元与美元挂钩,。
4
背景
在联系汇率制下,汇率和利率存在以下关系:
当港元资产需求减少,港元汇率减弱至兑换保证汇率时,香港金管局便会向发钞银行买入港元,基础货币随之收缩,利率因而上升,吸引资金流入以维持汇率稳定。
当港元资产需求增加,港元汇率转强,发钞银行向香港金管局买入港元,基础货币随之扩张,利率因而下降,从而遏制资金继续流入。
总之,汇率保持稳定,但是利率则可能出现调整。
5
事件经过
1998年7月,索罗斯等国际炒家开始第四次大规模攻击港元,攻击目标仍然是联系汇率制。
一方面,利用日元疲软大肆散布人民币贬值的谣言,动摇投资者对港元的信心。
另一方面,在外汇市场大量沽出港元,同时在股票市场压低恒生指数,在期货市场累积大量恒指期货的空头头寸。
6
事件经过
国际炒家攻击思路:先在期货市场建立大量空仓,再通过攻击联系汇率制迫使香港政府提高利率,并导致港股和恒指期货下跌,进一步引发港元贬值,陷入恶性循环。
香港政府8月14日入市干预。在现货和期货市场同时与炒家搏杀,目的托升恒生指数。
7
事件经过
外汇市场
借入港元,在即期市场兑换成美元。由于港元离岸交易较少,只能从香港本地获取港元,或者从银行同业市场拆借,或者从金管局的流动现金调节系统借入。
银行

香港金融保卫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iangwei2201
  • 文件大小25 KB
  • 时间2021-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