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四防安全知识培训课件版 (2)
防煤气中毒
序 言
煤气在企业中燃料供应占主体,钢铁企业使用的煤气设备众多,分布广、生产工艺复杂,因此,煤气安全已成为钢铁企业安全生产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尤其是高炉煤气、转炉煤气的回收利用,对避免煤气中毒、着火、爆炸事故的产生,更是安全生产中的重要课题,也是所有安全管理人员、煤气操作工和煤气防护人员的重要任务。因而要深刻了解煤气三大事故的原因,切实做好预防和处理,是搞好煤气安全生产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煤气中毒事故的产生
从煤气成份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除天然气外,各种
煤气中都含有不同数量的一氧化碳,而造成人员中毒的主要原因,正是由于人体吸入一氧化碳,造成人体缺氧,导致人体中毒。
一氧化碳同血液中的血红素的结合能力比氧气同血红素结合能力大300倍,当一氧化碳同氧气同时进入肺内,一氧化碳就非常容易的全部或大部分同血红素结合成碳氧血红素,而氧气则很少或根本无法与血红素相结合成氧合血红素。相反,一氧化碳从血液中离解出来的速度又比氧气从血液中离解出来的速度慢3600倍,就是说一氧化碳一旦与血红素结合就很难离解。这样就使血液失去带氧能力,人体基础细胞缺氧,失去活动能力,就发生了中毒。人体吸入的煤气越多,缺氧就越严重,中毒程度就越重。人体细胞对缺氧的灵敏度很高,只要8秒钟得不到氧就失去活动能力。
煤气中毒的症状
煤气中毒的症状与人的身体强弱、空气中CO的浓度及中毒时间的长短有关。煤气中毒有急性和慢性两种: 1、急性煤气中毒:
当空气中含CO浓度较高,人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吸入了大量的CO,其表现的现象为急性中毒。急性中毒的患者,虽然是由于人体缺氧而引起,但在外表上却不像一般窒息的病人,皮肤、粘膜、手指的颜色不发青紫,而是鲜红色。但往往皮肤上有紫红色的斑点,也可能有水泡形成,尤其在手、足部的皮肤最多见。
急性煤气中毒另一种情况是空气中CO浓度较低,而吸入时间较长,就可能发生轻度中毒现象,如轻微的头痛、头晕、眼花、全身无力,在作业中感到呼吸有些急迫短促,若继续在这种环境中工作下去,则头痛、头晕渐渐加重,可能出现耳鸣、恶心、呕吐,以致神志渐渐不清,最后人昏倒,同时呼吸、心跳也逐步变弱,如不及时抢救,最后是因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
2、慢性煤气中毒
中毒者在数天后才出现症状,如经常性的头晕、视力减退,甚至变成呆痴,还有可能肢体发生麻痹和CO性脑炎,这些症状大多数都会慢慢的恢复,但也有少数不能恢复而引起后遗症。
慢性煤气中毒另外一种情况就是人们如果长期在含有低浓度CO的空气中进行工作,每天要吸入少量的CO,长期以后可能引起慢性中毒,主要症状为:贫血、面色苍白、心悸、疲倦无力、消化不良、呼吸浅表、体重减轻、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等。
煤气中毒事故的预防
1、煤气作业人员必须熟知“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严格执行本岗位煤气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以及煤气管理手册。
2、从事煤气作业人员应经煤气安全教育,考试合格、持证方可上岗。
3、在煤气区域和设施上进行煤气危险作业,必须办理“煤气危险作业许可证”,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防护员到监护确认方可作业。
4、进入煤气区域工作必须携带CO报警器,工作时应二人以上,其中一人监护。
案例:某厂检修3#煤气除尘布袋箱体时,严重违章作业,造成1人煤气中毒死亡。原因是布袋除尘只打开下部一个人孔,进入布袋作业前未进行煤气和氧气含量检测,无人监护和未带报警器的情况下,独自一人进入布袋作业,导致这次事故的产生。
5、带煤气危险作业和处理煤气中毒、煤气泄漏等事故作业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并应有防护员在现场监护。
案例:
一、某厂在堵盲板时,由于违章作业,事先认为蝶阀严密不漏 煤气,没有戴空气呼吸器就进行堵盲板,结果造成12人全部中毒。
二、某厂在处理眼镜阀密封圈泄漏煤气时,凭经验和热情蛮干,没有戴空气呼吸器,没有防护员监护,结果2人中毒,在抢救事故中3人也未戴空气呼吸器,结果造成5人中毒,其中2人死亡。
6、煤气设施易泄漏的场所,应安装固定式CO报警器,要求接入微机集中监测监控。
7、煤气设施相关的蒸汽管、N2管与煤气设施不许直接连接、应采用软连接,不用时必须可靠断开。水管与煤气设施连通时应安装逆止阀。
冬季四防安全知识培训课件版 (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