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智慧校园解决方案
Page *
提纲
本项目需求的理解
规划设计依据、原则和总体思路
南工大信息化建设解决方案
本方案实施路线图
项目主计划和主要交付件
本方案特点和创新
智慧校园建设背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 教育部关于《2015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的通知;
教育领域互联网+发展趋势和要求;
高校教学、科研、运营、管理和发展的实际要求。
南工大信息化建设现状
2002年-2003年:加大力度建设江浦校区网络,学校全部本科生和研究生宿舍、单身教工公寓、教师家属区全部实现接入校园网,并全面开通;
2004年:根据网络建设现状和发展趋势,对校园网作了一定调整,并投入建设网络安全系统;
2005年:实施完成了“工大教学在线”系统,这标志着数字化校园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2009年:完成网络监控平台建设,实现全网设备的AAA服务,统一智能管理,故障告警,拓朴清晰,实时有效;
2010年:与南京市移动签署战略合作计划。学校家属区用户,宿舍学生都可以免费访问。
南工大智慧校园信息化建设总体要求
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适用为先;
建设更加安全、可靠、可信的网络硬件平台;
加强信息资源整合和信息挖掘,建设URP
(University Resource Planning ) 系统;
信息系统应用整合。
南京工业大学智慧校园建设背景、现状和总体要求
Page *
Page *
提纲
南京工业大学智慧校园建设背景、现状和总体要求
关于本项目需求的理解
规划设计依据、原则和总体思路
南工大信息化建设解决方案
本方案实施路线图
项目主计划和主要交付件
本方案特点和创新
2
关于本项目需求的理解
项目目的
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和先进技术,从物联化、集成化、智能化出发,整合现有资源,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智能化教学与管理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推进智慧校园建设;
通过智慧校园建设,提高教学与科研水平,提高我校运营与管理效率、效果与效益,提高我校影响力、从而实现教书育人、教育服务社会的职能,让智慧校园成为智慧城市有机的组成部分。
项目目标
整合、打造一个集约化的信息和通信管线系统;
整合、构建新一代高可用网络系统,包括两个层面:全面覆盖的感知层和泛在的传输网络层;
基于GIS与建模技术,以一张校园地图为基础,以的形式,建设一个虚拟校园系统;
从感知、互联、智能化出发,整合、建设我校综合后勤管理系统。
项目范围和主要建设内容
智慧校园建设不能一蹴而就,需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因此是一个长期过程。根据
实际情况,建议按如下方式逐步推进,为实现智慧校园建设目标积累经验、打好基础:
智慧校园信息化建设规划咨询项目;
集约化信息和通信管线系统项目;
智慧校园新一代网络系统;
虚拟校园项目;
智慧后勤管理系统项目。
Page *
规划、设计依据
企业IT架构设计方法论、 ITIL V3、 ISO9000、 ISO/IEC 13335;
ISO/IEC 27001:2005 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GB/T 21052-2007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信息系统物理安全技术要求等。
设计原则
满足教学、运营和管理需要;
连续性:随着业务不断扩大,需要随时随地接入应用已经成为一个常见要求,同时,为了保证24x7可用性,需要缩短维护时间,任何原因造成的延迟和数据丢失,造成多米诺骨牌效应;
灵活性
简易性:越简单越好,越强的技术越复杂。仅增加更多存储和其它技术不再是一个可接受的方法;CIO将资金投在持续数据保护、虚拟化等方面,以帮助IT瘦身,同时提高业务竞争优势;
安全性:随着数字应用和数据变得日益重要,企业数据的威胁来源成倍急剧上升,从自然灾害到犯罪份子窃取数据可能都会造成数据的损坏;
投资保护:采用利旧等措施,保护投资。
主要方法论
企业IT架构规划和设计模型、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IT运维服务管理体系模型。
总体思路
整体规划与分步实施相结合;
以信息化、智能化的方式满足学校发展目标与需求,兼顾可用性、先进性与超前性;
标准,统一,单一接口的模式便于项目快速、高质量、与成本可控的建设。
规划设计依据、原则和总体思路
Page *
Page *
提纲
南京工业大学智慧校园建设背景、现状和总体要求
关于本项目需求的理解
规划设计依据、原则和总体思路
南工大信息化建设解决方案
本方案实施路线图
项目主计划和主要交付件
本方案特点和创新
信息化规划基本逻辑
智慧校园信息化建设体系架构
智慧校园信息化建设子域
校园集约管线系统;
校园新一代网络系统;
智慧后勤管理系统;
虚拟校园系统。
智慧校园信息化建设策
大数据时代智慧校园解决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