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咏怀古迹导学案.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咏怀古迹导学案.doc咏怀古迹(其三)
【学习目标】
1、 品读诗句,理解内容,感受昭君的悲剧形象。
2、 引导学生探究诗中寄托的杜甫的悲愤,把握主旨。
【知识导学】
背景补充
①唐玄宗天宝五年(746年),西入长安,羁留十年,他不断写诗投赠权贵,希望得到他们的推荐,也都 毫无结果,最后得到右卫率府冑曹参军的职务,是个看管兵甲器杖的小官。©安史之乱爆发,前往灵武投奔 唐肃宗,任右拾遗。因上疏救宰相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遭贬,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自己一片赤诚,尽忠 进谏,皇帝却不分忠佞,无辜贬斥自己,当然怨恨,但又不能明说。③这个时候,安史之乱虽然已经结束, 但国家仍然动荡不安,诗人依旧漂泊西南。
诗题介绍
咏怀古迹五首是一组七言律诗,这五首诗是诗人游江陵、夔州一带,访庾信故居、宋玉宅、昭君村、蜀先 壬庙、武侯祠,因盲迹怀書人并自我伤感而作,一气贯成,为一组诗。吟咏書迹,追思历史人物的同时, 诗人也抒发了自己一生漂泊,功业无成的感慨。
王昭君
汉元帝建昭元年,王昭君被选入宫,成为宫女。据《西京杂记》记载,汉元帝因后宫女子众多,就叫画工 画了像来, 看图召见宠幸。宫人都贿赂画工,独王昭君不肯,所以她的像被画得最差,不得见汉元帝。
后来匈奴来求亲,汉元帝就按图像选王昭君去,临行前才发现昭君优雅大方、容貌最美,悔之不及,追究 下来,就把毛延寿等许多画工都杀了。呼韩邪单于去世,昭君向汉廷上书求归,汉成帝敕令“从胡俗”,依 游牧民族“收继婚制”,复嫁呼韩邪单于长子复株累单于,两人共同生活十一年,育有二女。王昭君去世后, 葬于呼和浩特市南郊,墓依大青山,傍黄河水;后人称之为“青冢”。
在昭君出塞后的儿十年时间里,汉匈两家一直保持了友好和睦关系,因此西汉末年的和亲是成功的。昭君 出塞后,她劝呼韩邪单于不要去发动战争,还把中原的文化传给匈奴。王昭君为实现汉朝与匈奴的和睦相 处而远嫁匈奴,开创汉匈间60年无战事的和平局面。元代诗人赵介认为王昭君的功劳,不亚于汉朝名将霍 去病。
明确诗歌体裁及题材:
(1) 体裁:七言律诗
(2) 题材:咏史怀古诗(一般以古代历史事件或古代人物为题材,或借古讽今,或寄寓个人怀才不遇的感
伤,或表达昔盛今衰的兴替之感。)
【基础演练】
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朔漠( )复识( ) 青垦( ) 千载( ) 环珈( )
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一寺紫台连觀懐(离开)(北方的沙漠)②画图背识春风面(曾经认识)
③狸留青冢冋黄昏(只)(面对)④环珮罕归夜月魂(白白的,徒然)
【合作探究】
理解诗歌内容
(1)本诗首联描绘了怎样一幅画面?本是歌咏昭君,开篇不写昭君,却描绘了一幅画面,目的何在?
山是群山起伏,连绵不绝;水是万壑争流,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其中的“赴”字用了拟人的手法,把 迤il不绝的千山万壑陡然间写活了,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
常言道:地灵人杰,正是因为有了如此雄奇的山水,钟灵毓秀,才孕育出昭君这样美貌的、不平凡的女子。 清人吴瞻泰认为:诗人就是要借高大山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要把她写得惊 天动地。可见,作者在此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这是其一。其二,作者在引出昭君之前特 意用了这么一个内涵厚重的句子做铺垫,也说明了在作者的心目中,生长在这里的昭君决不只是一个明眸

咏怀古迹导学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蓝天
  • 文件大小88 KB
  • 时间2021-09-07